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英语六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英语六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inxue365.com/yyxx/cet4-6/382898.html

英语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一直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从2013年12月开始,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英语六级翻译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并提供全面的备考指南。

英语六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基本翻译策略

在动笔之前先观察这篇文章有多少句,每句的谓语动词是什么。这样就可以把文章简化为几个知道主谓宾的小句子了,其他的翻译就是在主谓宾的基础上填写各种修饰性的词语了。

逗号。有逗号说明这个句子比较长,翻译难度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从句或者用一些词语(and,but)表示并联,这样即增加了英语单词的数量,又让它变得丰富了许多。

词汇障碍怎么办?有时翻译的正顺畅,遇到不会的单词,一着急什么思路都毁了。正确做法是:遇到情况不要着急,仔细想一想,实在想不起来用其他同义的单词替代一下,即使不太标准,意思通明才是最重要的。

添加内容。这并不是让你信口开河乱写一气,而是把文章中的逻辑关系用你添加的单词给表现出来。比如说表原因,表方式等。加入一些合适的词语是会让老师眼前一亮的

从句。这个多练练有好处的,逗号相连时,表逻辑关系时都可以用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语从句,它应用范围广,表达简单,没事多练练加分效果会很明显的。

具体翻译方法

  1. 分句法
    把原文中一个单词或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或干脆把原文的一个句子拆开,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2. 合句法
    把原文中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等译成一个单句。

  3. 正译法
    就汉译英而言,就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表达方式译成英语。

  4. 反译法
    就汉译英而言,就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表达方式译成英语.

  5. 顺序法
    顺序法翻译不改变原文表达语序.不会影明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6. 逆序法
    逆序法根据目标语使用者表达习惯与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能力,按原文语序反向翻译.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改革后的英语六级翻译备考指南

稳定心态,挖掘考点、有的放矢,增强训练是攻克翻译这座大山的不二法宝。

挖掘考点

由样题和2012年12月的真题可以看出,翻译题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就是越来越接地气。所以,建议考生有意识的积累和背诵一些和中国节日、历史事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词汇。关注以反映中国社会为主的一些英文杂志和报纸。例如中国日报及其网站。大家每天看看网站中头条新闻,配合中文新闻的背景,就可以学到很多表达。推荐一个中国日报网站下面的一个小栏目:language tips,有大量简单实用的双语文章。

实战演练

汉译英: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会有2.2亿家庭收入在2万到100万美元的富裕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中75%住在 “较小城市”。随着网络的发展,较小城市的消费者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他们更加依赖社交网络服务上的信息。很多网络顾客都是通过微信、微博和QQ空间分组的。据估计今年中国将会有2.5亿消费者进行网购,位于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平均每人会花费他们50%或者更高的工资在网购上,这一数据要比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的花费高。

参考译文:A recent study conducted by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says there will be 220 million affluent consumers, who are from households earning between $ 20,000 to $ 1 million, in China by 2020, and 75 percent of them will live in “smaller” c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 inevitable trend among these consumers is they are much more dependent on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Many of the website’s customers are “grouped” by Wechat, Weibo and QQ Zones. It is now estimated that 250 million Chinese consumers will shop online this year and the average shopper in a fourth-tier city in China will spend 50 percent or more of their income on e-commerce than those in top-tier cities。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攻略

  1. 词义选择

所谓词义选择,是指词本来就有这个意思,问题是要我们将其在特定场合的正确意思选出来。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则取意义,舍形式。越是普通的词,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也就越难确定。选词时,要主语词义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义的褒贬和感情色彩。

  1. 词类的转换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 动词转名词:汉语中名词使用比较频繁,而且名词既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名词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相反,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式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规则变化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

  • 动词转介词:介词与名词密切相关,英语名词的广泛使用使得介词得以频繁出现。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具有动词的特征。因此,汉译英时,有些动词可以用介词来表达。

  • 动词转形容词:汉语的一些动词也常常可以用英语的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动词同源的词,这样的译文有时比直接使用动词更地道、标准。

  • 形容词或副词转名词: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的需要,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转译成英语的名词

  • 名词转动词:有些情况下,汉语的名词由英语的动词表达,此时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也随之改为英语中作状语使用的副词。

  1. 词的增补
  • 语法需要: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往往需要补充汉语里省去的词语或没有的词类,以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增词译法在汉译英中实际上是添加原文为了语言简洁而省去的成分,增补的词多为冠词(英语所特有)、代词或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连词和介词等。

  • 意思表达需要:有时,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贴切,即便在语法上讲得通,也需要添加一些成分。

  • 文化背景解释的需要: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英语和汉语包含着许多文化色彩浓厚且不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的词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增词译法,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出来。

  1. 词的减省

所谓词的减省,就是翻译时,把原文中一些仅仅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存在的词、词组加以适当省略,从而达到译文通顺、意思完整而句子精炼的目的。汉语中重复分部分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等,在译成英语时需适当删减,以保持句子的通畅。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高分技巧

词汇(及翻译)关——真题词汇为主

在9月到10月份,考生至少应该将六级大纲词汇背诵三遍及三遍以上。有了大纲词汇的基础,才能在真题的演练过程中更加顺利。2013年8月中下旬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在阅读、听力及写作中,都加强了对词汇的考察。尤其是新增的15%分的翻译,要求六级考生翻译一段字数在160-200字之间的,涉及中国文化、历史、经济与社会相关题材的中文为英文,更是对词汇考查加强的标志。例如2013年12月六级真题翻译部分考察 “中秋节”的篇章中出现的“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这样的单词,是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的。

在11到12月的,考前一个月,则建议考生放一放“大纲词汇”而重点精研真题词汇。真题词汇在下一次考试中的复现率为80%上下,也就是说:掌握了真题词汇(真题词汇零死角)之后,下一次考试卷面的80%也许考生都认识了。比如2013年六级真题中较难的单词 dispatch、substantial、permission及prescription都是在以往的六级真题中经常出现的。在考生精研真题的过程中,做完每一篇文章、搞定每一道题目之后,都要将单词整理在自己准备的“六级真题词汇攻略”的笔记本当中,来回反复记忆,直到彻底掌握。笔者有一位一对一辅导的VIP学员,英语基础薄弱,四级考了三次勉强以432分通过,在考前一个月紧急准备六级,并将近五年真题中的听力、阅读词汇完全掌握,最后在 2013年12月的六级考试当中,竟然掌握521分的高分,可见真题词汇的威力!

听力关——疯狂练耳,敏锐与技巧并重

听力部分占据35%,这部分的分数,也决定了六级的最终结果。听力考试的得分,是对听力语音内容的灵敏反应与考试技巧的应用并重的结果。首先,就如何提高听力的反应灵敏度?建议:

  1. 听不懂,也得每天无时不刻地插着耳机范听,数据表明,每天听着真题听力而就寝的同学,一般睡眠质量以及听力辨音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2. 适当听写,也即精听。试着将你听到的内容,写在白纸上,一开始可以听半句就停,开始写,慢慢的变成听一句、听一句半、听两句再听下来写。听写练习看似磨人难熬,但是效果非常明显;
  3. 注意单词拼写,六级听力中的复合式听写经常出现一些大家熟悉但是一到拼写就模糊的单词,比如 “reference”有同学写错成“referrence”;比如“colleague”经常和“college ”写混了,因此考前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单词一定要动笔写写。如2013年12月六级真题中的听写的单词detect、delicate、 identifying等其实都是高频单词,但是大多数同学只是认识这个单词,但却不一定会拼写。其次,在考试技巧方面,考生也应该适当总结归纳“视听一致”、“视听反向”、“听关键词找文章脉络”等技巧。这些技巧,考生可以再长期听力真题训练的过程中提炼总结。

总的来说,听力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多听、多写、多练和多总结,是此部分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

阅读关——扎实基本功,熟练规律与技巧

阅读分值也是35%,此部分的发挥和听力一样,好坏决定六级成败,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1. 确保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的8套真题中阅读里的包括文章、题干和选项的所有单词都会,因为会反复出现;
  2. 总结选错规律,错题规律,每道你做错的题目,你一定要学会总结,自己告诉自己,为什么不选ABC,而非要选D,比如说:“A选项例子不做答案,B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C选项与原文矛盾”等,如果不做错题规律总结,做1篇阅读理解和做100篇阅读理解,只是量上的区别,不会有质的提高;
  3. 真实场景训练做题速度:建议你在下午4点左右开始做阅读,因为这个时间段正好是考试中考到这个部分的时间,而且规定自己要在11-12分钟内做完一篇,过程中,不能查字典哦。

写作关

自2011年12月17日的四六级考试写作部分,在题目命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影响和延续到之后的历次四六级考试的写作。目前的六级写作,已不太会出现“全中文的提纲作文”,而是以“引语评论”、“漫画或图表”的形式将作文的主题蕴含其中,要求考生自行提炼主旨,并进行议论。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考生首先应该了解历次六级写作部分的命题形式。并且按照出题形式、出题主旨进行分类(人生哲理、家庭与两代关系、环境与资源、网络与科技、经济与行业发展、文化与教育、青少年问题、道德与伦理、就业与职场等)。每类主题,都至少应该背诵一到两篇的范文,做到全面准备,方能信手拈来。

背诵范文的检验手段,是默写范文。建议考生每背诵完一篇范文,就应该在20-25分钟内流利无中断、字迹工整的默写出来,并且检查默写的正确率。

本文原文来自qinxue365.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