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有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
内镜检查有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检查在早期肿瘤检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先进的内镜技术,包括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内镜下超声(EUS)、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自体荧光内镜(AFI)和蓝激光成像(BLI)等,并详细描述了它们在提高早期胃癌、结直肠癌检出率方面的优势。
随着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超声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等内镜技术的不断兴起及逐步普及,内镜检查对于早期胃癌、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具体技术有:
窄带成像(NBI)技术: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NBI内镜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如上皮腺凹结构,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化生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
放大内镜:结合NBI技术,可显著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放大内镜是在普通内镜基础上增加一个放大镜头,使病变处黏膜组织在内镜下放大高倍数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 因其能帮助发现黏膜的细微形态改变、帮助明确病理类型、病变边界,还可以提高活检准确性,因而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内镜下超声(EUS):在定量分析肿瘤侵犯深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内镜组织学评估,实现“光学活检”,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
自体荧光内镜(AFI):利用组织的荧光特性来产生实时的内窥镜图像,判断病变性质。
蓝激光成像(BLI)技术:和NBI类似,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调整两束激光发射强度实现白光观察和黏膜表层窄带蓝激光的结合观察黏膜微血管和浅部腺管结构的内镜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胃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