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有多少种步枪?三八大盖只是主力,其他型号还有9个
侵华日军有多少种步枪?三八大盖只是主力,其他型号还有9个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使用了多种型号的步枪,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三八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但实际上,除了三八大盖之外,日军还装备了其他九种步枪,这些武器在不同的作战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步枪的型号、特点及使用情况。
1. 三十年式步枪
这是三八式步枪的前身,在1897年问世,比三八大盖早了10年,也是日本首款发射无烟火药的步枪。三十年式也被简称为“三零式”或者“金钩”步枪。所谓的“金钩”是因为枪机末端设计了一个保险开关,外形又大又弯。因此就叫“金钩”。当年东北的胡子还管它叫“金勾疙瘩楼”。三零式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药,弹仓容量5发。能单发装填也能使用桥夹一次性压入。抗日战争期间虽然鬼子的主力步枪是三八式。但这玩意的子弹跟三八式通用啊。也不会给后勤造成压力。所以就有部分地区的鬼子二流部队,仍在少量装备这“老古董”。
2. 三五式海军步枪
因为本子的海军跟陆军他们两个一直不和。原本三零式能通用,但海军不干,非得要整个跟陆军不一样的型号。因此就在三零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出了一个三五式海军型步枪。这玩意儿本质上跟三零式一样。射程啊、性能啊、大体外形以及布局基本都一样。唯一存在的区别是啥呢?就是三五式上面多了个菊花钢印,下面还刻有“三十五年式”的是字样。还有就是三五式修改了瞄具,还改成了直立框形标尺。海军嘛,工作的环境都比较潮。所以还给枪机上面套了一个需要手动扳开的防尘盖。这样就能防止异物或者海水进入枪机产生故障。其实三五式步枪在抗日战争中不常见。主要装备给日本自认为高贵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
3. 三八式步骑枪
也可以叫做三八式卡宾枪。说白了它就是三个大盖的缩短版。原版三八式是1275毫米长。这个缩短的枪身全长只有965毫米,重量3.9千克。口径跟弹药没变。仍然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弹仓容量5发。不过相比三八大盖,这个步骑枪没有防尘盖。而且枪管前端直接使用木头包裹上了。不像原版三八式前半部分枪管都露在外边。三八式步骑枪嘛,当年主要供侵华日军的骑兵部队使用。所以这玩意也不常见。
4. 九七式狙击步枪
这个九七式,实际上就是用三八式框架改出来的一个狙击步枪。本质上变化并不大。弹药也是用6.5×50毫米有坂步枪子弹,弹仓容量5发。跟纯三八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枪机侧面加装了一个2.5倍瞄准镜。使其精准射程能达到600米。还有就是为了方便狙击手隐藏,在上膛时不容易暴露目标,所以就将枪栓的拉机柄设计成弯曲状。这样的话在拉栓上膛的时候,旋转枪机的角度比较小,不容易暴露目标。当然了,弯曲的拉机柄也有利于装填子弹。还有就是能防止在上膛时遮挡瞄准镜。毕竟不是鬼子的每支部队都配狙击手,所以这枪在当年也相当少见了。比骑兵用的三八式步骑枪都少见。
5. 四四式步骑枪
这个就是在三八式的基础上开发的第二代骑兵步枪。虽然也是给骑兵用的,但这玩意不是所有的骑兵都能有的。四四式骑步枪主要供侵华日军的精锐骑兵部队使用。而且这个型号也相当少见,属于日本步枪中的“贵族”。四四式步骑枪做工也很精良,从图片中就能看出来。枪身前端都用金属加固,底下还配备了一把棱形可折叠式刺刀。不像三八大盖配的是拆卸式剑形刺刀,所以这枪用起来也特别方便。在骑兵作战的时候,甚至比骑兵刀还要好使。口径不变,用的也是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大约400米。
6. 九九式步枪
三八式然好用,但后来日本人意识到6.5毫米子弹威力比较小。进入30年的末,开始研制能够发射7.7毫米子弹的新式步枪。最终在1939年新型号被定型为九九式步枪。九九式实际上仍旧用上代三八式的基本框架。但发射更具杀伤力的7.7×58毫米弹药,弹仓容量也是标准的5发。九九式也相比三八式短一点,枪身长度改为1120毫米。比之前大约短了十几厘米。但它的精度和穿透力变得更强了。进入40年代九九式步枪大量装备在太平洋作战的日军。当然也有一部分装备给了华南地区的日军。但相比三八式,九九式在当时的中国战场还是少见。临近二战末生产的九九式后期型,质量也越来越差了。由于当时的日本国内资源殆尽,再加上金属都被海军抢去造军舰了。这就使得后期生产的九九式步枪非常寒碜。有的枪托用边角料顶替,甚至连角铁都没安装。前半部分的枪管也露在外面,不再有上护木。
7. 九九式短步枪
这个属于九九式步枪的一个子型号。就相当于纯三八式和三八式卡宾枪的关系。九九式短步枪其实缩短的并不算多。从1120毫米缩短至1058毫米,重量变为3.8千克。至于枪机、口径和整体布局,都没有发生改变。当年有少量的99式短步枪,装备给侵华日军的炮兵部队使用。但相比三八大盖也不多。
8. 九九式狙击步枪
用三八式改进出了九七式狙击步枪。在九九式步枪问世后,也在此基础上改进出了九九式狙击步枪。但这个狙击型并不是在标准的九九式上改的。而是在九九式短步枪的框架上,加厚了枪管,增加了四倍瞄准镜才改成的狙击步枪。当然在设计上也融入了九七式狙击步枪的一些特性。例如弯曲状的拉机柄、倾斜式的瞄准镜等。弹药方面不变,仍然是7.7×58毫米子弹,弹仓容量5发。当年有少量的九九式狙击步枪装备给华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日军狙击手使用。虽然这个九九式狙击步枪精度更好,射程更远。但对于关东军来说,他们还是更喜欢后座力小的九七式。
9. 二式伞兵步枪
这个是专门给二战末期日本伞兵设计的一个型号。同样是基于九九式步枪的框架上改进。这枪最独特的就是枪管和机匣中间设计了一个插销和卡榫。在无任何野战工具的情况下,就可将其快速分解或组合。口径方面依旧不变。使用和九九式步枪相同的7.7×58毫米子弹,弹仓容量5发。当年二式伞兵步枪也极为少见。因为日本伞兵本来就不多。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使用的步枪型号繁多,从三八大盖到各种特殊用途的步枪,每种武器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战术意义。这些武器不仅是战争的见证,也是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