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从银行劫案到心理现象的深层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从银行劫案到心理现象的深层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dayi.org.cn/disease/1156487?from=sg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指被绑架或控制的人对他们的绑架者或虐待者产生同情、依赖和忠诚的情感。这种现象虽然不是正式的精神疾病诊断,但其引发的心理反应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定义与发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过程中的被害人对于加害人产生情感(比如同情、认同、赞赏、喜爱、依赖等),并结成融洽、友好的关系,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人的一种情感联结。该疾病因首次发现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抢劫案而得名。

1973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四名人质在银行被劫持了131小时。令人惊讶的是,在被释放后,这些人质不仅没有对劫匪心存怨恨,反而为劫匪辩护,拒绝指证他们,甚至筹钱为劫匪聘请律师。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最终被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成因分析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生存本能: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人质可能会通过发展积极的情感来增加生存机会。

  • 认知失调:为了缓解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人质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认知,将加害者视为朋友或保护者。

  • 情感依赖: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人质可能会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依赖。

  • 感恩反应:如果加害者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仁慈或宽容,人质可能会因此产生感恩之情。

重要提醒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可能导致患者情绪、性格、行为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有违道德或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结语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心理现象。它不仅揭示了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反应机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危机时需要保持警醒,避免陷入情感陷阱。同时,这一现象也启示我们,在处理类似案件时,需要更加关注受害者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