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0年代至今 各个时代的结婚账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0年代至今 各个时代的结婚账单

引用
百度
1.
https://tieba.baidu.com/p/1792345223?spm=0.0.0.0.ZpQZA6

从70年代到21世纪,结婚成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三大件”到如今的“房、车、票”,这场跨越几十年的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折射出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70年代:简朴时代的“三大件”

在70年代初期,结婚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新人面对毛主席像,由证婚人完成证婚即可。到了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结婚时逐渐对大、小衣柜,桌椅等家具进行要求,慢慢过渡到“几大件”的要求。


70年代的结婚账单

70年代结婚三大件:

  • 手表:那时候流行的手表是“上海全钢手表”,价格在120元左右,这个价格相当于当时一人3-4个月的工资了。好在这款手表很耐用,经常听说有人带了几十年都没有坏的,现在都成了古董表。

  • 自行车:70年代的自行车很少,永久牌自行车150元左右,和现在的自行车价格差不多。结婚买台自行车是那时候的时尚,不亚于21世纪结婚买台汽车。

  • 缝纫机:70年代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陪嫁一台缝纫机方便女儿以后缝缝补补。缝纫机应该是那个时代每个新娘子的渴求。不过,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很奇怪,又不是每个新娘子都是裁缝,缝纫机真的那么有必要吗?

80年代:家电时代的来临

80年代谈婚论嫁的时候, “三转一响”、“36条腿”已经被彩电冰箱等家电取代,生活宽裕了,不过房子问题依然难解决。父母家如能腾出一间独立房间作婚房很令人羡慕。


80年代的结婚账单

80年代结婚三大件:

  • 冰箱:80年代的冰箱一般是单开门的,当时的广告“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深入人心。 八十年代是电气化开始起步的时候,人们不再满足于缝纫机等物件。当时物质不是很丰富,冰箱主要是摆设,但作为结婚三大件却必不可少,主妇不再为再不用为过年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

  • 电视:北京牌电视,非常老的电视品牌了,现在好像都已经停产了。在80年代,如果谁家的客厅能摆上一个这样的电视机,那可是太时髦了!从1984年进口彩电紧张开始,彩电就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节前能买上一台18英寸彩电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

  • 洗衣机:80年代初期还需要单位和厂家直接联系购买,当时的是单缸洗衣机,每台价格是150元。价格在当时还是较贵的,有的职工家庭不能承受。之后又有了脱水机,使用一段时间又更换成双缸洗衣机。作为结婚三大件,洗衣机一般都被尊贵的摆在客厅,精心搭上外罩。

90年代:商品房时代的开始

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始了商品房时代,许多年轻人结婚为房子发愁。但当时装修不贵,1.5万元就能把新家搞得像模像样了。结婚买套新房子在90年代是很少的。90年代初期有不少的单位还有分房,那时候有些单位还要求结婚登记后,才能排进分房的队伍。

90年代结婚三大件:

  • 空调:90年代家庭安装空调的很少,只有单位或者公司的办公室才有。在结婚的新房安装一台空调是90年代的时尚,不过一般也只是买一台而已,很多人买的是大的立式机,放在客厅里给客人专用。

  • 音响:90年代的年轻人都是流行音乐的爱好者,结婚的时候买个好的音箱是新郎、新娘的共同目标,美其名曰发展夫妇两人的共同爱好。小区里,如果听到谁家突然天天传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声,那家八成是刚结婚的。

  • 录像机:90年代,大家已经不满足业余生活是天天看电视了,那时候流行的是"港片",大街小巷有很多的录像厅,结婚前很多情侣在录像厅里约会看电影,结婚后,买台录像机,改在家里看是更高的享受。

21世纪:房价时代的挑战

到了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结婚的成本也随着水涨船高。大三件变成房子、车子和票子,结婚的形式也令人眼花缭乱。总的来说,21世纪结婚的新人们最头疼的就是房子了。收入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不少年轻人感叹“结不起婚”。

21世纪结婚三大件:

  • 房子:是三大件里的重中之重!没有一套像样的婚房,结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

  • 汽车:汽车渐渐的走入了普通家庭,买一辆汽车给女儿做嫁妆,成为了21世纪的新时尚。

  • 票子:就是钱啦!没钱不好办事,在21世纪,这点体现的比任何时代都要突出。

不同时代的对比

  • 70年代:当时猪肉0.80元左右一斤,黑市猪肉2元1斤,工资可买国家供应50斤猪肉。黑市猪肉20斤。 而对于结婚来说成本就更低了,不过虽然从结婚到婚后生活,并不像现如今睁眼闭眼都是房租、贷款,那时娶一个媳妇基本也就是老三样儿,而房子基本就是和家里人一起住。

  • 80年代:说起80年代的事总是带有忆苦思甜的味道,那时结婚很简单,电器大三件儿,摆上10桌的婚宴,送上几床被褥,打上几套家具就过门儿了,整个婚礼不过几千元,虽然和丈夫的父母住在一起偶尔会有摩擦,但是80年代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 90年代:90年代的婚礼明显要更提高一个档次,讲究家具电器、婚车、首饰,连婚宴也不往从前的仅仅几桌,排场也要讲究气势。对于90年代的人们来说,买房结婚的想法在潜意识里形成,而90年代的商品房价格也相比现在低不少,以北京为例,90年代郊区住宅价格仅为千元每平米。

  • 现在:在北京购一套80平米的房子,以均价20000元计,需要160万。加上装修、家电家具、轿车、婚礼花费、蜜月花费及恋爱期花费,花费共202.8 万元。以男方家庭30万资产,年薪6万计算,讨一个北京中等条件的老婆的成本=男方倾家荡产 男人不吃不喝工作28.8年。

  • 现在人结婚几大件:房子,越大越好

  • 现在人结婚几大件:车子,越豪华越好。

之所以裸婚,正是因为“房太贵命太薄”,无数人感叹房子已经不是普通人能住的了,房价也不是为了中国人而定的了,加上物价飞速上涨,养车、养房的成本加在一起,一般人真是无法承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