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弱视最全的知识,您有必要了解一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弱视最全的知识,您有必要了解一下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1002875_121124541/?pvid=000115_3w_a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发病率约为3%。很多家长对弱视存在诸多误区,比如认为视力未达1.0就是弱视,或者盲目进行不正规的视觉训练。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弱视的定义、成因、危害及治疗方法,帮助家长科学应对这一问题。

什么是弱视?

弱视的定义,通俗来讲,是指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其所处年龄段的正常视力范围下限,同时眼睛并无任何器质性疾病。这里的“最佳矫正视力”可简单理解为“经过规范验光配镜后得到的戴镜视力”。此外,在以上前提下,若两只眼分别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大于两行(视力表上的行数),视力差的那只眼也要高度怀疑弱视。OK,所以“弱视”的帽子可不是仅仅查了一个视力就给孩子“扣上”了,还需要经过规范验光戴镜和专业眼科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各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视力范围

08岁孩子的眼睛处于持续动态发育变化期,概不能以成人0.81.2的视力作为统一对照标准。目前,国内外专家们对6岁以下孩子视力正常值的标准不尽完全一致,但综合来讲,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最佳矫正视力范围大约》0.4,以此类推,4岁大约》0.5,5岁大约》0.6,6岁大约》0.7,7岁大约》0.8。随着孩子眼球的正视化发育,生理性远视慢慢减少,眼轴慢慢增长,当孩子满7~8岁,视力才慢慢发育到0.8及以上。

是的,你没有看错,0.8的视力是弱视诊断的分水岭(亦有专家认为是0.7),即使孩子眼睛已发育完善,视力仅有0.8也不代表是“弱视”,所以家长们不要一看到自己孩子的视力未达1.0就被“吓住”了。

弱视是不是常见病?

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其实算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班里有50个孩子,那两个班里就会有3个弱视孩子呢。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各个幼儿园都在对孩子们进行定期的视力和屈光度筛查,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要尽早筛查出有弱视的孩子并及时对其进行诊治。尤其是针对单眼弱视的孩子,由于孩子长期使用正常的那只眼来看东西,并不能自觉另一只弱视眼的视力低下,往往需要经过视力和屈光度筛查才能发现。

弱视是怎么引起的?

弱视的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斜视(尤其是单眼恒定性斜视);

②双眼的: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

③双眼的屈光度差异大,例如:双眼的近视或远视度数差异≧250度,双眼的散光度数差异≧150度,屈光度数高的那只眼容易患弱视;

④先天性眼病: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等,此类弱视被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弱视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我们双眼分别的视力正常并且互相接近,在此前提下,我们才具有正常的双眼视功能,才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立体视,能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若儿童时期的弱视没有治愈,到成年后仍遗留单眼或双眼弱视,患者将不会有上述良好的双眼视功能,不仅不能愉快地观赏3D电影、看世界没有三维立体感,并可能影响患者的升学(大学某些专业对视力有较高要求)、生活(无法考驾照、视野狭小、没有立体视)、工作(某些职业对视力有较高要求,例如飞行员、警察、外科医生等)。

弱视程度怎样分级?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1987年制定的标准我国将弱视的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

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

重度弱视:视力为≤0.1

以上视力包括裸眼视力或配镜后的矫正视力。以最高视力对照上述标准

弱视怎么治疗?

弱视在12岁以前、尤其是8岁以前的治疗效果最佳,我们称8岁以前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期,超过8岁后的弱视治疗难度逐渐增大,而成人弱视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医学难题。弱视的早期诊治,有赖于家长在孩子3岁起尝试教孩子认会视力表、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眼科进行弱视及其他眼病的筛查。若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也不应过份担忧,更不可病急乱投医,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弱视的经典治疗流程主要包括:

①坚持戴镜:这是弱视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

②单眼弱视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每日遮盖健眼数小时(或使用医生建议的其他抑制健眼的方法);

③视觉训练:按治疗的先后顺序,主要包括弱视眼的视觉刺激训练、双眼视场下的单眼视功能训练、双眼视功能训练。

此外,部分斜视性弱视的孩子由于注视性质异常需要接受额外的特殊治疗。而若为“形觉剥夺性弱视”,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在弱视治疗方面,许多家长仍然存在误区

有不少家长仅是发现自己未满8岁的孩子的视力未达1.0,未经专业医生检查判断,就擅自盲目进行不正规的以“提高视力”为目的的视觉训练,而这些不科学的长期的视觉训练,犹如拔苗助长,反而会对孩子的正常眼球发育产生不良后果(例如可能使孩子的近视提早发生)。

此外,弱视的孩子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规范治疗,部分家长由于抱存“侥幸”心理,误以为弱视“会随年龄增长自行好转”,将孩子的治疗一拖再拖,待错过8岁前的黄金治疗期,随着年龄增加,弱视治疗的难度逐渐加大,部分孩子还可能留存终生的弱视疾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