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上海市宝山区作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科学教育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学生打造了优质的科学教育环境。从STEM教育的全面推广到科学副校长制度的实施,从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到特色科学教育项目的开展,宝山区的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举措: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
STEM教育全覆盖
宝山区以STEM教育为抓手,推动科学教育的全面升级。自2014年起,全区中小学已开发科学类校本项目1500余个,建成科学创新实验室192个。STEM教育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全覆盖,区内中小学已有5万人次参加了STEM课程项目。
科学副校长制度
为加强学校科学教育力量,宝山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科学副校长制度。目前,区域全部86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均完成了校外“科学副校长”的聘任。这些科学副校长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头部企业,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支持。
校内外资源联动
宝山区积极整合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北极云科考”科创系列活动,通过在线直播形式,让学生与黄河站科考队员进行视频连线,营造爱探索的科创氛围。此外,上海还面向全市各类单位、机构征集素质教育类课后服务课程与活动,目前已汇聚7000多个优质课程资源。
特色项目引领
宝山区打造了多个特色科学教育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问杯”学生好问题征集活动。该活动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届活动就吸引了超过十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收集到十万余个富有创意和深度的好问题。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还有效促进了跨学科学习与思考。
成效显著:科学教育结硕果
学生科学素养大幅提升
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宝山区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宝山区学子屡创佳绩。例如,在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宝山区有多项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亮相,其中16个项目已获得或正在申请专利。
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宝山区的科学教育改革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徐汇区建襄小学四年级学生季圣哲设计的“一花一世界”公共座椅,不仅外观优美,还实现了人体工学功能,该技术已与专利技术公司签订专利技术托管服务。
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宝山区的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宝山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074家,同比增长36%;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75家,同比增长35%。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学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展望: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
面对未来,宝山区科学教育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致力于打造科学教育新高地。根据《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宝山区将大力实施“六大行动”,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体系。同时,宝山区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科学教育生态。
结语:示范引领,辐射全国
宝山区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区域内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也为全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宝山区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正逐步成为全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