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再启动:从“10合1”大村看农村规划新趋势
合村并镇再启动:从“10合1”大村看农村规划新趋势
随着2024年年末临近,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始计划返乡探亲。而与此同时,农村合村并镇政策也在全国多地加速推进,这可能为一些农民带来意想不到的"归宿"。
事实上,农村规划加速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作为其中重要一项方式,合村并镇的试点范围也会逐步扩大。考虑到农村常住人口仍有超五亿之多,其中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然需要宅基地托底,因此,合村并镇政策变动涉及大量农民利益。
国家为何决定要稳慎推进合村并镇?
在农村规划方式中,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镇具有代表性。与城中村改造相比,合村并镇并未改变村集体土地性质,因此在资金补偿方面,一般只有每平米1700元左右,低于回迁房单价,这使得农民在回迁时往往还需要自掏腰包,从而增大经济压力。此外,回迁后新增的物业费、水费和停车费等费用,也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同时,随着60岁以上农村老人在城市就业难度加大,种地收入成为其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合村并镇后,土地一旦统一流转,农民种地收入就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从而影响养老。即使土地仍然由农民自行耕种,但居民楼无处存放农机具和粮食,农民种地需要长距离“两头跑”等情况,都会增加种地难度。
总的来说,由于合村并镇往往需要农民反掏腰包才能完成回迁和后续生活,这会增大农民经济压力。同时,合村并镇带来的种地模式改变,也会影响农民养老和种地难易程度。因此,国家决定要稳慎推进合村并镇。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土地的集中化,以每亩六万多元补偿,在部分地区已经上演,合村并镇或紧随其后。
合村并镇再启动,来年“10合1”大村不是终点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表示,在全国范围内,要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落实。对此,多地已经制定了村庄规划,合村并镇也位列其中。以山东青岛平度市新河镇为例,当地实行的合村并镇,在合并规模上并不小,其中由三堤东村、胡家村、中炉村等新合并成的三堤村,就是“10合1”大村。而这种规模,只是开始,不是来年的终点。
除此以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表示,要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已将农村人口流动,作为了农村规划参考因素,其出发点是迎合农民自身选择。而这也从侧面表明,人口空心化和宅基地闲置率高,会激发合村并镇。
农民应该如何应对合村并镇?
对于农民来说,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顶层要求:农村规划要倾听农民的声音,所以合村并镇到来时,农民可以就合并规模等事项,积极发表自己态度。
土地流转:如果村子合并后,土地也将统一流转,那么建议农民,在最后一茬粮食收获后,适当留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