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敬永远的精神偶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敬永远的精神偶像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66487

今天是腊月十九,苏东坡诞辰988周年。让我们一起祝这位大文豪,生日快乐!

有网友曾把苏轼的人生履历,绘制成了这样一张表格:

细心的朋友可以从表格中看出,苏轼一生做过朝廷的二品大员,也曾沦落为边陲小吏,为官40年,有33年都在被贬。

林语堂曾评价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这话我举双手赞同,但如果说苏轼是天生乐观,那我就不敢苟同了。

其实哪有人天生一颗“大心脏”,在面对人生的不确定和命运的无常时,东坡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痛苦、迷惘,甚至绝望。“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路上,苏轼也曾想过自杀,一了百了,但他最终坚韧地走完了这起起落落落落的人生,用“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的东坡精神,抚慰世人千年,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精神偶像。

陷入人生低谷,就蓄力等待机遇

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过三个月的监禁和漫长的贬谪之路,他的头发开始变白,心情也愈发沉重。抵达黄州后,他望着自己苍老的容颜感到心灰意冷,认为余生只能这样潦草度过了。

直到一次与朋友游览城外的清泉寺,看着从东向西流淌的溪水,他突然领悟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啊!

回到黄州后,他一改之前的颓丧心态,开荒地、办学堂、深入了解当地民情。自身知识与基层经历的相结合,使他对朝廷中的政治见解变得更加深刻,远在黄州也时常上书,为国家献计献策。

三年后神宗去世,政局发生变化,苏轼得以被重新启用。在黄州所领悟的独特政治见解和扎实的学识,使他仕途上一路高升,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当你身处谷底,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坡路。只要默默积累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当时机成熟,自然可以乘势而起。

境遇越差,越要自己找乐子

1091年,苏轼回到朝廷,先后担任兵部、礼部尚书。但好景不长,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再次被贬惠州、儋州。上一秒还是位高权重的重臣,下一秒便沦为偏远小吏。换做常人,恐怕早已心如死灰,但苏轼却总能给自己找乐子哄自己开心。

刚到惠州时,他买不起羊肉,便向屠户要来废弃的羊脊椎骨。这些骨头间残留一些肉,他将这些羊脊骨煮熟后用酒腌制,再撒上一点盐重新上火,用小火烤制微焦。这种做法不仅美味,而且实惠。他边吃还不忘写信给弟弟炫耀道:“你一天天地大块吃肉,一口咬下去,牙齿都碰不上骨头,肯定体会不到我这羊脊骨的妙处!”

被贬儋州时,苏东坡已到人生暮年。因为当地缺少粮食,只能四处搜寻野菜充饥,在途中,他意外发现遍布海边的生蚝,可生蚝又腥又苦,没人吃。他试着将生蚝连壳放在火堆上烤,随后撒上佐料,没想到味道异常鲜美。一群人围坐在火堆旁,吃得不亦乐乎。后来他在家书中,还告诫身在朝廷的儿子:“千万不要把我烤生蚝的事说出去,不然那些官员都该抢着贬谪到海南,和我抢生蚝吃了!”

公元1101年,苏轼从儋州赦免北归,途经镇江,与好友李公麟相遇。在谈及40年的官宦生涯时,他有感而发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常人看来,代表仕途低谷的贬谪地,却成了苏轼眼中的生命闪光点。

稻盛和夫曾说:成功的要素很多,但不可或缺的是心态。正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的乐观心态,使得苏轼虽屡遭贬谪,却仍旧潇洒自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