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列车检修统共分几步?
地铁列车检修统共分几步?
地铁列车作为城市交通的“全勤劳模”,每天在轨道上往返运行500多趟,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为了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营,地铁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检修计划,从日常检查到深度维修,每一步都凝聚着检修人员的辛勤付出。
列车日检:每日上线前的“健康体检”
每天对涉及乘客安全的主要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和车辆功能检查,列车日检是列车上线整备的“昵称”,指的是每天地铁列车投入运营服务前所进行的常规性检查。
其检查内容包括列车车厢内装检查,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门系统、车载信号系统、乘客服务信息系统等功能性测试,这对于车辆投入运营服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维修人员通过上线整备检查可以获悉每日地铁列车的安全状态,并对检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投入运营的列车符合安全、可靠的技术标准要求,避免对正线运营造成影响。
列车周检:每周一次的“深度保养”
每周一次对列车车底关键部件,进行检修维护。车底的关键部件有:车钩设备、转向架设备、牵引设备、制动设备、供风设备以及其它车底悬挂设备等。维修人员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故障就及时进行修复,确保列车得到可靠的维护,保持各设备应有运行技术状态,以保障列车正线运营安全。
预防性维修:周期性的“全面体检”
进行系统性检查、设备测试和更换,A类检修。地铁列车每运行5000公里(约半个月)进行一次A类检修。维修人员会对地铁列车的车底、车厢、车顶各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各部件固定螺栓安装情况、电气线路有无破损,制动管路有无漏风,执行机构动作情况等。检修完成后对车门系统、制动系统、牵引系统、乘客信息服务系统等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地铁列车所有设备功能状态正常。
B类检修:地铁列车每运行15000公里(约1.5个月)进行一次B类检修。B类检修是在A类检修的基础上做更为深入的维护,包括部件清洁、润滑、除尘、技术参数测量、专项检测等,还对周期性部件进行定期更换(如润滑油、过滤器等),同时对列车的各冗余功能、旁路开关、应急电路等进行功能性测试。
架修/大修:彻底的“翻新手术”
将主体部件解体,更换寿命到期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调试及试验。
架修
地铁列车运营5年或60万km需要进行架修,主要对受电弓、检测模块、空调、贯通道、走行部、车钩、等关键部件进行解体,考虑列车实际使用情况对分解部分进行清洗、清洁、检查、修复、更换关键部位、组装及实验。
对车上重要安全设备、使用频率较高的安全继电器等进行更换,确保列车安全可靠;对空调风道、风机、电气柜等内装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提升车厢内部空气质量;部件解体维护完成后进行装车恢复工作,对车辆进行调高称重及静态动态调试工作,通过开展架修工作,让地铁列车安全性及服务体验性均处于最佳状态。
大修
地铁列车运营10年或120万km需要进行大修,需要对列车进行全面较大范围的解体,除关键部件的解体以外,还需对列车车门、各系统主机、车下变压器控制箱体等部件进行解体,并对分解部分进行清洗、清洁、检查、修复、检测,更换橡胶、轴承、弹簧等部件,完成后对部件整体进行组装实验。
另外需更换列车所有安全继电器、开关、按钮等,对空调风道、电气柜等进行全面清洁除菌杀毒;对内装部件进行进行检查、维护、润滑、翻新等维护工作,待所有解体部件维护完成后进行装车恢复工作,最后对列车进行调高称重及静态、动态全功能调试工作,确保列车牵引、制动、安全性能等均符合技术要求,让地铁列车各项性能均接近出厂状态。
本文原文来自港铁深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