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民齐参与,成都高新区开展形式丰富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民齐参与,成都高新区开展形式丰富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eb.csp.chinamcloud.com/cms/cdgxqrmt_html/APP/fglm/4895285179.shtml

5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连日来,成都高新区各部门、街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推动全民齐参与。

打造“垃圾分类冒险岛” 市民“玩转”生活垃圾分类

5月26日,“垃圾分类新时尚 同心共筑绿色梦”成都高新区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大源中央公园举行。活动现场打造“垃圾分类冒险岛”,带领市民们快乐“玩转”生活垃圾分类,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

创意作品展

活动现场通过优秀创意作品展、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垃圾分类主题游戏等形式,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参与者可以通过在各个区域进行体验打卡获得“分类集章”,集满4个即可在中间兑奖区抽取“分类盲盒”。

垃圾分类主题绘画

在“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区,由学生、家长、老师代表共同参与绘画,小手拉大手,共同完成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墙。记者看到,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垃圾分类“新风尚”,在绘画的时候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一会儿,一面图文并茂、五彩缤纷的垃圾分类宣传墙绘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彰显出蓬勃力量。

垃圾分类创意作品展

在垃圾分类创意作品展,一幅幅从“垃圾分类进校园 同心共筑绿色梦”生活垃圾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中征集的创意美术类一等奖作品、部分二等奖作品和部分创意实物类、视频类作品“亮相”,获赞无数;绿色环保互动体验区欢声笑语不断,“垃圾分分乐”和“垃圾对对碰”两个主题趣味游戏吸引了不少孩子前去参与,通过体验趣味游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中间环岛•活动兑奖区”,“绿色高新·低碳计划”活动区宣传推广“碳中和”知识,发布“低碳计划清单”,邀请市民加入低碳计划,“分类盲盒兑奖区”则是进行活动奖品兑换,包括由成都高新区生活垃圾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中部分创意美术类作品(一等奖)制作而成的“帆布环保袋”“种子卡片”等创意物品,以及冰箱贴、充电宝等实用小物品等。

“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很快乐,还能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后在扔垃圾的时候可以确保它们被正确分类。”市民罗女士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时表示,垃圾分类可以美化城市,以后希望能够更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活动现场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发动大家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互动中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知识,践行垃圾分类理念,推动分类习惯养成。”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持续结合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策划组织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

在玉林西路开启追“圾”之旅 挖出宝藏街区的环保生活方式

玉林西路,这片属于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的网红打卡地,除了有热闹的市集活动,垃圾分类也做得有声有色。玉林不仅是文艺的聚集地,更是环保生活的倡导者。

走进玉林

5月26日,“圾”不可失,“分”出宝藏——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寻宝活动在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举行。社区居民、热心垃圾分类的环保人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一同走进玉林,体验这里市井文艺背后的环保生活,探寻当地居民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垃圾最后又去了哪里。

开启追“圾”之旅

活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站为游戏挑战比拼环节。参与者通过完成设定任务赢取挑战,开启选择的宝箱,以获得丰厚奖品,一同开启追“圾”之旅。活动从梅园开始,共设有四个点位:蓝天路1号清洁屋、蓓蕾社区环保站、在地商户、玉林西路垃圾分类打卡点。

完成任务后,获得纸条

每个点位都设有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游戏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后,获得纸条,根据其内容开启宝箱。这一游戏挑战比拼环节不仅营造了社区环保氛围,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参与垃圾分类

活动第二部分从参观芳草静脉家园开始。作为芳草街街道垃圾分类处置一体化中心,静脉家园主要由厨余垃圾处理区、其他垃圾中转压缩区、有害垃圾贮存区、可回收物暂存区以及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办公区域共六大区域组成,同时具备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分类处理及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功能。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讲解下,参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四类垃圾在芳草街街道是如何进行投放、收运以及这些垃圾进入到后端进行资源循环的过程。

参观芳草静脉家园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

参与者们在芳草静脉家园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内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的表达了对垃圾分类的新认识,有的分享了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经验,有的则对未来环保事业充满期待和信心。“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长足发展,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出更大贡献。”芳草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科普宣讲、旧物改造、创意手工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深入人心

时值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推动营造全社会崇尚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5月26日,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通过科普宣讲、旧物改造、创意手工等方式,多元化开展“分类新时尚,低碳其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废旧物品转化而成的服装展览

一份垃圾除了丢掉,还能做成什么?兴蓉社区的旧物改造活动给了我们答案。走进服装展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靓丽新潮的服装,它们都是由废旧衣衫、废旧牛仔布等废旧物品转化而成。这些服装不仅融入了环保理念,而且细节之处也处理得相当到位,让人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

利用废旧物品再创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大家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与大家分享家中各种旧物改造再利用的经验,引导居民发挥想象力,充分利用身边的空塑料瓶、吸管、毛线等各类废旧物品,实现再创造,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当垃圾变废为宝的理念,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示在面前,绿色环保的种子也悄然在居民心中发芽。”兴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认识到废物再利用的意义,掌握废物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还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和谐、文明、友好的社区的构建。

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除了兴蓉社区,肖家河街道各个社区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新盛社区拾光公园,垃圾分类主题绘画和创意帽展览吸引了不少居民们驻足观赏,作品中对绿色环保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大胆的想象受到大家的夸赞;在新北社区新乐北巷2号院,志愿者们带领居民利用收集的旧轮胎、木板、簸箕等闲置物件改造小区的花园,让这个地方焕然一新。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新光社区开展了“涂鸦绘童年·分类我先行”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涂鸦创作展现绿色环保创意,引导孩子们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推动社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正街社区儿童之家,“‘看见青绿’儿童观察团‘议’起来”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孩子们认真观看环保宣传片,针对如何保护环境踊跃提出建议,并完成了环保DIY手工作品,进一步加深孩子们的环保理念。

科园社区的志愿者们带着各种垃圾分类主题科普展架走进小区,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居民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以互动问答、垃圾分类转盘、垃圾分类丢沙包等游戏方式,让宣讲“有意思”,群众“愿意听”,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掌握了方法后觉得一点也不难,今后我会按照这些标准认真分类垃圾,为环保出一分力。”居民张阿姨说。

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购买能源高效的家电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环保包装的商品,甚至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步行、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是绿色消费行为。”在永丰社区举行的绿色消费知识主题宣讲活动中,宣讲人员与居民分享实用的绿色消费行为,引导居民了解绿色消费理念,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主题宣讲活动

“什么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肖+青年职工之家”,讲解员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20余组亲子家庭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一起学习垃圾分类政策、标准和管理等知识,并绘制垃圾分类主题环保袋,在欢声笑语中增长垃圾分类知识,践行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理念,营造人人争当宣传者和践行者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肖家河街道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居民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居住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聚力碳中和、分类齐参与 多方联动掀起全民关注新热潮

5月26日,合作街道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契机,持续营造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多方联动掀起全民关注垃圾分类的新热潮,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外卖订单包装上附带了垃圾分类知识彩页

“您好,这是需要您配送的外卖订单,另外包装上附带一份垃圾分类知识彩页,让我们一起随餐入户,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垃圾分类、践行低碳环保。”26日上午,合作街道天骄西路社区携手辖区连锁店、新就业群体、微网格员共同开展“分类新时尚,低碳齐参与”活动,利用外卖小哥进楼入户的便利和餐饮商家客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在日常宣传中加入新动能、开创新模式,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同时通过打造示范门店的形式,完善垃圾分类新体系,促进人居环境新提升。

社区工作人员向外卖小哥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活动当天,社区工作人员向外卖小哥简单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将垃圾分类宣传卡随同外卖物品一起交到外卖员手中,鼓励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为居民住户派发宣传单、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收集咖啡渣

活动前一周,天骄西路社区工作人员前往星巴克收集咖啡渣,分摊晾晒,早早的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大家知道吗?咖啡渣的多孔木质结构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制作祛味香囊的绝佳材料。经过烘干处理的咖啡渣,被巧妙地放入精美的香囊中,不仅能有效祛除异味,还能散发出淡淡的咖啡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可触、可感、可知、可得的环保科普体验,向大家讲解如何变“啡”为宝,帮助大家认识咖啡渣二次利用的价值,和现场居民一起开启咖啡渣创作,共同探索环保新时尚。

现场参与活动的居民们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咖啡渣的新生命”,不禁感叹:“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学习体验并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真的可以让自己和周边环境都变得更美好!”

咖啡渣的新生命

同日,在垃圾分类活动的另一处会场,合作街道中海社区以购物公园为点携手连锁餐饮店、商家、居民开展垃圾分类、低碳减量宣传,通过规范标识标志、张贴海报、投放公益广告等发起分类减量、反对浪费倡议,引导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手绘环保

合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本次活动将多元力量赋能‘绿色’新时尚,聚焦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推动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新日常’。”下一步,合作街道将联合社区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常态化拓展垃圾分类宣传新途径、新方式,更加广泛、有效地发动社会力量,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5月26日,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天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青年公寓5号苑4栋举行了主题为“文明月月行”的“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旨在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

在皮影戏中融入“垃圾精灵”形象

本次活动设置了非遗表演、垃圾分类“笔筒”制作、入户宣传三大板块内容,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环保低碳活动。其中,皮影故事《垃圾总动员》的演出引人入胜。非遗传承人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元素,如香蕉皮、鱼骨头、可乐瓶等,转化为生动可爱的皮影“垃圾精灵”形象。通过讲述这些“垃圾精灵”的奇幻冒险故事,居民们在欢笑中深刻体验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深远意义。

制作笔筒

随后,居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废弃的卷纸筒、毛线、装饰物等材料,制作出既实用又美观的笔筒。这些笔筒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居民的环保理念和创新精神。“我们还积极寻找其他废弃物的再利用方式,比如利用纽扣、瓶盖、玻璃瓶等制作个性化笔筒,或用废旧牛仔裤改造成环保包,其实低碳生活也可以成为一种时尚和乐趣。”居民冯阿姨乐呵呵地说。

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

除此之外,志愿者和微网格员们还深入居民家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他们耐心地向居民们讲解分类技巧和方法,帮助居民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的要点。据了解,本次入户宣传共计发放宣传册200余份,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未来社区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如分类微课堂、分类进万家、低碳齐参与、志愿百日行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为构建绿色、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天全社区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