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DHD儿童运动康复指南:基于ICF框架的全面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DHD儿童运动康复指南:基于ICF框架的全面解决方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10379966807801911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运动时往往能展现出更高的专注力和更好的行为控制。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够释放他们的过剩能量,还能带来认知和情绪上的多重益处。本文将从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出发,详细介绍适合ADHD儿童的运动康复方案。


(图源网络,侵删)

ICF框架下的运动康复新视角

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正式命名并推广使用的国际分类标准。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健康及与健康相关因素的分类体系,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ADHD儿童的功能特点。

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是改善ADHD儿童核心症状、整体执行功能和运动技能的有效措施。根据ICF框架设计的运动康复方案,不仅要关注身体层面的改善,更要注重对注意力、情绪管理、学习能力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体适能类活动

体适能类活动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抗阻训练和灵敏性运动。

  •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改善睡眠、提升注意力和认知功能,调节情绪并减少行为冲动。研究表明,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执行功能和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

  • 力量/抗阻训练: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和肌耐力,同时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 灵敏性练习:如跳绳,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度和运动协调能力,增强思维灵活性。

运动技能类活动

运动技能类活动包括粗大活动(如跳跃、爬行、平衡练习)、精细活动(如串珠子、写字和画画)以及基本动作练习(如跑步、投掷、踢球)。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身体发育和动作技能的发展,还能改善ADHD儿童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自理能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

运动项目类活动

运动项目类活动可分为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和休闲体育三类。

  • 体育游戏:通过创设多元的游戏情景,ADHD儿童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以身体语言为沟通媒介,提高与他人互动的频率,促进其适应并融入群体环境。

  • 体育竞赛:如篮球、足球等团体运动,有助于ADHD儿童学会协作与沟通,增强集体荣誉感,改善人际交往。

  • 休闲体育:如太极、健身操、普拉提等,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冲动控制能力,减少多动,促进娱乐休闲和人际交往。

家长如何参与和支持

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ADHD儿童的运动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家长:

  • 关注孩子的运动兴趣,找到他们喜欢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
  • 每天鼓励孩子进行一定时间的运动,理想情况下每天锻炼一小时。
  • 选择中高强度的运动,如游泳、篮球、跑步等。
  • 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 通过一起运动、提供经济支持和持续鼓励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运动热情。

运动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通过科学的运动方案和持续的支持,可以帮助ADHD儿童在身体、认知和社交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栖, 武庆昌, 管彦舒, 沈海勤, 鲍捷. (2024). 基于ICF构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运动康复方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8), 903-913.
  2. 陈小明, 梁冠军, 李明娣, 王庆娟 ,苏敏. (2022). 有氧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06), 704-709.
  3. Purgato, M., Cadorin, C., Prina, E., et al. (2024). Umbrell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hysical activity as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improving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63(2), 172-183.
  4. Alkadhi, K. A. (2018). Exercise as a positive modulator of brain function. Molecular Neurobiology, 55(4), 3112-3130.
  5. Chen, C., & Nakagawa, S. (2023). Physical activity for cognitive health promotion: An overview of the underlying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86, 101868.
  6. Hillman, C. H., McDonald, K. M., & Logan, N. E. (2020). 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ognition and brain health across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Nestlé Nutrition Institute Workshop Series, 95, 116-12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