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常见的肝胆系统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11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了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研究共纳入118例慢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肝硬化、乙醇依赖、精神病及其他系统疾病。其中男性9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18~61岁,平均年龄34.6±4.2岁。从职业分布来看,工人54例,农民45例,学生7例,干部5例,其他职业7例。教育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31例,高中46例,初中及以下41例。病情状况方面,轻度51例,中度44例,重度23例。患病时间方面,1年以上39例,2年以上44例,5年以上35例。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董敏等(1999)的研究方法,设计包含各种心理问题内容的表格。共发放问卷118份,有效回收118份。
心理特征分析
慢性乙肝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其担心慢性乙肝复发、害怕病情加重,认为该病没有根治的方法,过分担心该病可能传染而有意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及劳动,影响工作,而且长期治疗情况下将造成巨大的医疗花费,加重经济负担,势必影响婚姻及家庭和睦。
护理对策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疏导或安慰
-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 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 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118例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
其中,具有沮丧与痛苦心理的患者人数最多,共112例,占94.92%。位居第二、三位的分别为被嫌弃或歧视110例(93.22%)及思念家庭100例(84.75%)。其他心理问题按人数多少依次为:孤独忧虑及抑郁、情绪急躁、焦躁不安、恐惧感以及绝望。
讨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水平、文化层次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影响。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以及出院以后都要坚持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以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康复,最大程度地避免疾病再次复发,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