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北条氏制霸关东的转折点——河越夜战
后北条氏制霸关东的转折点——河越夜战
河越夜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在1546年。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关东地区的势力格局,也奠定了后北条氏在关东的霸权地位。本文将详细讲述这场战役的背景、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后北条氏从北条早云开始侵夺关东地区,至三代目北条氏康为止,已经领有了伊豆国、相模国二国,小机城、江户城、河越城、葛西城等武藏国中部、下总国西南部的领地,同时还占着今川家的河东地区。另外,武藏国西部的大石氏、三田氏、下总国千叶氏、上总国真里谷武田氏均从属于北条家,后北条氏俨然成为了关东地区最大的势力。北条氏看起来家大业大,实际上却处处埋着隐患。
此时,占有武藏国松山城、岩付城的扇谷上杉家、占有北武藏、上野的山内上杉家、甲斐的武田家、骏河的今川家、占领安房、上总南部的里见家均与北条家处于敌对状态。氏康接班仅仅三个月,扇谷上杉家就率先发难攻打河越城,好在氏康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角色,立即指挥反击,击退了扇谷上杉家的进攻,两家仍然持续在武藏国交战。1545年,武藏国忍城城主成田氏降服于后北条氏,这是后北条氏当年唯一的亮点。到了八月,骏河国的今川义元开始朝着被后北条氏占领的河东地区进军,九月,受义元的邀请,甲斐国守护武田信玄也率军前往河东支援今川家。面对武田、今川的进攻,北条军不得不放弃与今川家交战前线的吉原城,退到了离伊豆国比较近的长漥城防守。与此同时,关东的山内上杉家、扇谷上杉家也配合着武田、今川的军事行动,出兵包围了北条宗哲、北条纲成防守的河越城,再后来,连古河公方足利晴氏都被上杉家说服,背弃了北条氏康加入了上杉军。
氏康迎来了后北条氏入侵关东以来的最大危机,他明白要是不能化解此次敌对势力的攻势,北条家很可能直接凉凉。在这种情况下,氏康没有犹豫,他当机立断,决定分化这次的北条包围网,他认定将来阻挡在北条家面前的,必定是古河公方与两上杉,这三家是无法同北条家化敌为友的。随后,氏康以武田信玄为中介,调停北条家与今川家的战争,北条军自愿撤离长漥城,今川家接管河东地域,将北条家的势力逐出骏河国,两家达成和议。在与武田家、今川家和谈的同时,氏康不断地向古河公方与两上杉示弱,甚至提出放弃河越城为条件和谈,都被联军给拒绝了。1546年三月,此时距离河越城被包围已经七个月了,河越城的守军已经到达了极限,氏康也做好了与联军决战的觉悟。就在此时,扇谷上杉家的重臣、位于河越城东部的岩付城的太田氏向北条家投诚,缓解了河越城的局势。
1546年四月二十日,为了夜袭上杉军,氏康先派出细作渗透联军的大营,探查出经过氏康的示弱后,联军认为氏康是个胆小鬼,并没有想到北条军会主动进攻自己。二十日夜里,月黑风高,北条军手持松明火把,将割下的纸塞在铠甲与衣服上,约定暗号,卸去沉重的马铠以及背旗,并传达了不必割下敌军首级,只需斩杀即可、不要在一处死战,一定要迂回冲杀的命令,在子时攻向了位于砂漥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军。上杉军没有防备会遭到袭击,慌忙迎战,北条军来回掩杀,氏康投入了精锐大道寺军、荒川军与长枪队,杀向上杉宪政的旗本,将小野播磨守、本间近江守等人为首的三千余人斩杀,主将上杉宪政逃亡,联军八万大军全线崩溃。
扇谷上杉家的残兵经过河越夜战之后,放弃了本城松山城,自此扇谷上杉家灭亡。氏康乘胜占领了松山城。氏康在面对东西两线作战时,果断放弃河东地域,与武田、今川议和,随后击退了两上杉的侵攻,灭亡了扇谷上杉家,同时因为河越合战的胜利,山内上杉家在关东的威望尽失,也注定了山内上杉家的衰弱,北条家一举扭转了濒临灭亡的绝境,开启了关东制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