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取得逾千次命中,击毁大量目标,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有多厉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取得逾千次命中,击毁大量目标,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有多厉害?

引用
腾讯
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611A05VDF00

俄罗斯研发的"柳叶刀"巡飞弹在乌克兰战争中表现出色,已取得逾千次确认命中。这种巡飞弹采用独特的气动设计,配备光电和电视制导系统,可根据任务需要选用不同类型战斗部。尽管乌军采取了多种反制措施,但"柳叶刀"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已成为俄军性价比最高的武器之一。

在互联网上,乌克兰军队的无人机攻击俄军的视频不断涌现,各种改装的无人机携带自制炸弹飞临俄军阵地或堑壕上空投掷,让俄军防不胜防;尤其是改装的FPV无人机挂载RPG弹头或反坦克手雷直冲俄军坦克、装甲车或自行火炮等装备,瞬间就将之炸成一堆燃烧的残骸。以及那些在殉爆的火光中高高飞起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炮塔,给众多的军迷们提供了无数惊心动魄的话题。

当然,俄罗斯的官方网站和个人军事博主也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发布了完全相反的视频。俄罗斯的巡飞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一次又一次地摧毁了大量西方装备:比如德国的“豹”式、美国的M1坦克,M2步兵战车,乃至“海玛斯”多管火箭炮和“爱国者”导弹发射器等昂贵装备的视频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战争是双向的消耗性竞赛,俄军并没有坐以待毙。

在网上发布的许多俄军攻击的视频中,有一件俄军武器的表现尤为可圈可点,它在对乌军的攻击中已经取得了逾千次可以确认的命中,这就是气动外形非常独特的“柳叶刀”巡飞弹,该弹由俄罗斯国防巨头卡拉什尼科夫企业联合体的子公司扎拉航空集团(ZALA Aero)研发,也被称为“神风”(自杀式)无人机,于2019年6月莫斯科举行的“陆军-2019”军事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但也有人指出扎拉“柳叶刀”巡飞弹与以色列国防企业UVision公司研制的“英雄”系列巡飞弹惊人地相似,甚至“柳叶刀”与该系列巡飞弹的研发时间也相差无几。

以色列国防企业UVision公司研制的“英雄”系列巡飞弹

“柳叶刀”虽然是一种巡弋弹药,既可以直接用于攻击,也可以用于执行察打合一任务。主要有两种型号:“柳叶刀-3”是基本型号,最大起飞重量:12公斤,战斗部重:3公斤,巡航速度:80-11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40公里,续航时间:40分钟。而“柳叶刀-1”是“柳叶刀-3”的缩小型号,最大起飞重量:5公斤,战斗部重:1公斤,续航时间:30分钟。该弹采用光电和电视制导,可根据任务需要选用高爆、高爆破片或空心装药等不同类型的战斗部,而且在飞行末段战斗部可以遥控起爆。

俄罗斯用“柳叶刀”这种锋利的医疗器械来命名这种巡弋弹药的初衷再明显不过,期望能用这种弹药来对目标展开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攻击。该弹采用了不同寻常的空气动力设计,两副X形机翼前后串列布置在机体上,以提供更佳的机动性和目标瞄准能力。机身和机翼均采用轻质、可透过雷达波的塑料制成,这使该弹在空中飞行时很难被敌方的雷达发现。较小的“柳叶刀-1”巡飞弹的威力不足以摧毁或重创重型装甲车辆,但用于攻击轻型装甲车或普通车辆、牵引式榴弹炮和作战人员等目标很有效。

较大的“柳叶刀-3”巡飞弹足以摧毁或重创乌克兰军队装备的大多数重型装甲车辆,其威力不容小觑。该型巡飞弹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当从装甲薄弱的坦克炮塔顶部发起攻击时,极有可能击穿装甲并引起炮塔内部的弹药起火爆炸。其威力足以轻松贯穿大多数步兵战车(IFV),以及美制MaxxPro这样的重型防地雷装甲车。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了一架“柳叶刀”巡飞弹攻击了一辆被地雷瘫痪的德制“豹”式坦克,导致使其炮塔立即起火,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柳叶刀-3”巡飞弹的尾部近景,该弹采用了两副串列的X形机翼,以及两叶推进式螺旋桨

这两种型号的“柳叶刀”巡飞弹都可以从特制的弹射器上弹射升空,该弹的最大巡航速度为110公里/小时,在攻击目标时的末段飞行中其俯冲速度可达300公里/小时。而且它们使用的是机动式弹射器,可以在弹射后快速重新部署,因此很难被追踪。2023年9月,在扎波罗热地区,乌军不惜动用“海玛斯”多管火箭炮攻击了俄军的机动无人机弹射器。

“柳叶刀-3”巡飞弹的续航时间约为40分钟,航程为40公里。在实战中,俄军经常将“柳叶刀”与“海雕-10”无人侦察机联合使用,可通过后者来协助获取、识别并指引目标位置。此外,“海雕-10”还可以配备无线电中继器,使其作为发射机转发器让俄军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遥控“柳叶刀”。

当使用“柳叶刀”巡飞弹进行空中侦察时,必要时可以在发现目标后立即展开攻击,从而节省了发射另一架无人机所需的时间。经验表明,俄军经常用“柳叶刀”攻击乌军重要的战术目标,如乌军的榴弹炮、防空导弹、雷达和指挥所,甚至乌军空军基地内的喷气式作战飞机。

“柳叶刀-1”巡飞弹尺寸较小,战斗部重约1公斤

一段2023年9月的视频显示,一架“柳叶刀”巡飞弹击中了克里维里赫附近多尔金采沃空军基地内的一架米格-29战斗机,使其机身受损;而另一段10月的视频显示,一架“柳叶刀”在该基地又击中了一架苏-25攻击机并燃起大火。其实,多尔金采沃空军基地距离前线约有70公里之遥,可见扎拉航空集团正在不断地改进“柳叶刀”的硬件和软件,大幅提高了它们的航程和打击精度。

“柳叶刀”巡飞弹体积小、热信号弱,传统的防空雷达和热成像仪很难探测到“柳叶刀”的攻击,而且该弹的生产成本低廉使得用防空导弹来拦截它们变得很不划算。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对抗“柳叶刀”的手段,乌军部队不得不采用了各种混合反制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军事装备。乌军曾使用苏联时代的ZU-23双联装23毫米高射炮来拦截“柳叶刀”,虽然偶尔也有成功击落“柳叶刀”的战例,但这种胜利其实在战场上很少见。尽管也有人曾用AK步枪击落了一架“柳叶刀”,但那完全是运气好而已。

乌军的另一种选择就是电子战(EW),现在乌军和俄军都在竞相部署越来越强大的电子战系统。2023年11月3日,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宣布了一项1.5亿格里夫纳(420万美元)的众筹活动,用于制造一种新型的大功率电子战基站,声称可以阻断“柳叶刀”巡飞弹的遥控信号。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发帖写道:“这种电子战可以在20公里范围内切断俄罗斯无人机的信号,让‘柳叶刀’和‘海雕’失明,使它们无法再攻击我们的阵地。”

一架“柳叶刀-1”巡飞弹在攻击乌军的波兰产“蟹”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时,被架设在该炮周围的铁丝网拦住了

乌军炮兵经常采用的防御措施是在他们的榴弹炮周围架设铁丝网,以保护它们免受“柳叶刀”巡飞弹的攻击。当然,这种办法看起来太原始、太粗糙,却往往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2022年秋天,当俄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柳叶刀-1”时,两架该型巡飞弹也未能摧毁乌军的一辆Т-72坦克,因为它们被架设在坦克周围的铁丝网给挡住了。

不过,铁丝网也只能挡住“柳叶刀-1”巡飞弹,却很难挡住“柳叶刀-3”巡飞弹的攻击,因为该弹的战斗部威力更强大并且可以遥控起爆,操作员可以在无人机撞上铁丝网之后再遥控引爆战斗部,有可能会给目标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对乌军来说,最有效的防御措施是综合广泛应用电子战与近程防空导弹、高射炮和机枪等火器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反制。

“柳叶刀-3”巡飞弹的改进升级型号,注意弹头上的光电制导吊舱形状与之前的吊舱形状完全不同

根据网络媒体的报道,俄罗斯已经开发了新型的“柳叶刀-3”巡飞弹,其战斗部可以在撞到铁丝网之前就起爆并摧毁目标,这对乌军构成了更为致命的威胁。从俄军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架“柳叶刀-3”攻击了乌军的一辆步兵战车,当这架巡飞弹飞到距离步兵战车还有4、5米远的距离时就爆炸了;同时,爆炸喷出的火焰还击毁了这辆步兵战车。

很明显,这架“柳叶刀”巡飞弹的战斗部不是常见的空心装药战斗部。之前的该型巡飞弹在撞到防无人机的铁丝网上时,其空心装药战斗部所形成的金属射流由于距离太远而扩散,并不能击穿目标的装甲。而今之所以在提前爆炸的情况下照样能击穿装甲目标是因为该型巡飞弹换装了爆炸成型战斗部,通过其形成的爆炸成型穿甲弹(EFP)来击毁装甲目标。

新型“柳叶刀-3”巡飞弹在光电制导吊舱后方一侧的弹体上加装了激光定位器,注意红框内的两个光学镜头,它又被称为激光雷达

这种“柳叶刀”巡飞弹在光电传感器模块后方的弹体侧面装备了激光定位器,在飞行末段以此测量巡飞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使战斗部在最适当的距离上起爆,让形成的爆炸成型穿甲弹能轻松击穿目标的装甲,从而让乌军架设的铁丝网完全失效。但乌军通过使用无线电频谱分析仪,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探测到“柳叶刀”。该弹工作在868-870兆赫和902-928兆赫频段上,而且其信号呈现出两个连续的尖峰状波形,这让乌军很容易将它们识别出来。

不仅如此,乌军还发现了俄军“柳叶刀”巡飞弹的其他缺陷,它们没有抗干扰的卫星导航模块。因此,俄军在发射“柳叶刀”前,会先关闭他们的GPS干扰机,以免干扰到自家巡飞弹的遥控飞行。如果在GPS信号1575兆赫频段上的全天候俄军干扰信号突然消失了,或者本来收不到GPS信号的无人机现在突然又能收到信号了,这等于是在提醒乌军:俄国人就要发射“柳叶刀”了,赶快对即将来临的巡飞弹袭击做好反制准备。

新型“柳叶刀-3”巡飞弹的尾部近景,该型巡飞弹装备了爆炸成型战斗部,使乌军用铁丝网拦阻巡飞弹的防御手段完全失效

“柳叶刀”巡飞弹每一架的成本仅有3-3.5万美元,而它们却可以轻松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坦克、自行火炮或防空导弹。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的无人机专家会仔细研究缴获到的“柳叶刀”及其残骸,就是为了帮助乌军开发和改进自己的电子战反制措施,而且还能帮助乌克兰开发和改进自己的无人机。毕竟无人机大幅减少了己方作战人员的风险,即便是发射了十多架无人机才摧毁了一个俄军目标,那成本效益也是非常划算的。

对乌军来说,还有一个很不妙的消息。2023年7月,俄罗斯国营电视频道Rossiya-1曾播出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展示了重新利用扎拉航空集团总部所在地伊热夫斯克的一家西方公司退出后留下的购物中心改建成的大型工厂,该厂正在生产数以百计的“柳叶刀”巡飞弹,工厂负责人声称这种巡飞弹的产量增加了三倍。该厂车间的镜头在乌克兰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无疑将使乌军面临巨大的防御压力。

俄罗斯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报道:扎拉航空集团利用购物中心改建成的大型工厂正在批量生产新型的“柳叶刀-3”巡飞弹

美国直到2023年11月2日才宣布对俄罗斯的扎拉航空集团实施制裁。但是,目前很难说制裁措施会对扎拉航空集团“柳叶刀”巡飞弹的产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曾有媒体分析,俄罗斯将因为国际制裁而难以大规模生产“柳叶刀”,因为这种“神风”无人机完全依赖进口的电子元器件。不过,乌军在一架被击落的“柳叶刀”上发现了美国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和赛灵思(Xilinx)制造的芯片。很明显,尽管俄罗斯遭到制裁,这些芯片仍然可以通过第三方国家流入俄罗斯。

就在此前的2023年10月21日,俄罗斯官方社交账号首次报道了“产品-53”巡飞弹的使用情况,该弹是“柳叶刀”巡飞弹的最新发展型号,具有独特的呈风车状布局的X形机翼,且机翼可以向后旋转折叠到弹体侧面以便收纳到储存管中,而储存管本身还可兼作发射器;另外,该账号还发布了一段来自“产品-53”巡飞弹的视频,视频显示该弹正在向一辆捷克产RM-70“吸血鬼”多管火箭炮俯冲,画面上有一个方框套住了被瞄准的多管火箭炮,同时还打出了俄文提示:“目标已锁定”。

“柳叶刀-3”巡飞弹的最新发展型号“产品-53”巡飞弹,据说已经采用了AI人工智能,可以自主选择攻击敌方的目标

关于未来的自主致命武器的讨论往往伴随着严肃的伦理挑战,但普遍共识是人类操作员必须始终参与对目标的最终攻击决策。根据扎拉航空集团的总工程师亚历山大·扎哈罗夫的说法,他们在开发“产品-53”巡飞弹时并没有这样的顾虑。他在俄罗斯Rossiya-1频道的新闻报道中说:“我们已经在完全自主的模式下进行了(产品-53)战场测试,并没有人类参与。”

据称,这种新型巡飞弹还可以成群飞行,每次多达几十架。无人机群将通过“神经网络”相互自主通信,使它们能够自行定位、优先处理和攻击多个目标,从而使战场局部的防空系统不堪应付。不过,2023年11月3日,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俄军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过“产品-53”巡飞弹,俄罗斯媒体关于该型巡飞弹的说法无法得到证实。

乌克兰也研制出了自己的“柳叶刀”巡飞弹“佩伦”(Perun),据报道该型巡飞弹已经通过了初步测试,估计很快就会出现在战场上

根据俄罗斯网站的统计,自2022年7月起,截止到2024年2月28日,俄军使用“柳叶刀”巡飞弹对乌军的武器装备共进行了1163次打击。其中有363个目标(31.2%)被摧毁,615个目标(52.9%)被重创。还有92次出击未能命中目标,另有91次攻击战果未能确认。“柳叶刀”的打击目标有近一半集中在各型火炮上,包括255辆自行榴弹炮、272门牵引式榴弹炮和迫击炮,以及34辆自行多管火箭炮。此外,该弹还成功攻击过197辆坦克,118辆装甲车和10艘舰艇。有10%的目标是机动车辆和其他相对低价值的目标,还有14%的高价值目标:包括地对空导弹和雷达系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