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维材料光催化缺陷工程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维材料光催化缺陷工程研究进展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4/12/202412131785973125445.shtm

光催化作为一种替代能源技术,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二维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缺陷工程调控二维材料的性能,可以显著提升其光催化效率。本文综述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缺陷工程研究,重点探讨了二维材料的电子、光学和催化特性,并展望了机器学习在光催化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一、二维材料缺陷类型及其影响

二维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二维金属氧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和无金属光催化剂。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常产生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结构缺陷,这些缺陷对二维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 点缺陷:能够调节材料的电子结构,提升活性位点数量,从而增强光催化效率。
  • 线缺陷:可以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质,同时保持结构完整性。
  • 面缺陷:通过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进一步提升光催化性能。


图1. 二维材料缺陷类型及其影响

二、缺陷工程中的关键描述符

利用缺陷工程设计高性能二维光催化材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描述符:

  • 稳定性:通过形成能和腐蚀性评估材料的稳定性。
  • 电子结构:带隙和带边位置决定材料是否满足光催化反应需求。
  • 光学性能:光学带隙和激子结合能影响光吸收效率。
  • 催化活性:通过带心、吸附能等描述符衡量催化活性。

三、机器学习在光催化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ML)在二维光催化材料设计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 降低计算成本:ML可以快速筛选材料特性,如缺陷形成能,减少对完整采样的需求。
  • 提高预测精度:ML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缺陷系统,接近传统方法的精度但计算效率更高。
  • 面临的挑战:数据质量和模型解释性等问题仍需克服。

四、未来展望

  • 理论与实验结合:将理论预测与实验数据更好地结合,提高材料设计的准确性。
  • 可解释性模型:开发更易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增强研究的可信度。
  • 数据库建设:建立更完善的二维缺陷结构数据库,支持材料设计与优化。

欧鹏飞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计算电化学和数据驱动催化材料的研究,已在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研究方向包括催化机理研究、动态结构与性能关系探究以及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为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Yiqing Chen, Xiao-Yan Li, Pengfei Ou. Defect engineering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photocatalysis: A mini-review of first-principles design. Front. Energy, https://doi.org/10.1007/s11708-024-0961-5

作者简介

欧鹏飞博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校长青年教授,长期从事计算电化学和数据驱动催化材料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在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被引用4000余次,H因子为35。

期刊简介

Frontiers in Energy是中国工程院院刊能源分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期刊已被SCIE、Ei Compendex、Scopus等多个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2023年度影响因子为3.1,Scopus学术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为5.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