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人也玩谐音梗?
什么?古人也玩谐音梗?
在网络时代,谐音梗已经成为年轻人表达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语言游戏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从传统吉祥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谐音,创造出既有趣又富有深意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吉祥图案中,谐音梗的运用相当广泛。它将吉祥词语中某几个字谐音为一些物(物品、动物、植物等)的名字,并把这些物艺术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吉祥美观的图案。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深刻寓意的表现手法。它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从而构成一种吉祥寓意的表达。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物体在吉祥图案中有哪些谐音寓意:
鱼:谐音“余”,象征着生活富裕、年年有余。在中国文化中,鱼常被视为吉祥物,特别是在年画中,鱼的形象更是屡见不鲜。
鸡:谐音为“吉”,寓意生活富裕、大吉大利。鸡的形象在吉祥图案中常用来表达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祝愿。
蝙蝠:“蝠”与“福”“富”谐音,寓意幸福、富裕。蝙蝠的形象在吉祥图案中非常常见,常与其他吉祥元素组合使用,如蝙蝠与寿桃组合寓意福寿双全。
瓶:谐音“平”,表示“平安”。瓶与象结合在一起寓意太平有象、五谷丰登;瓶与花结合则寓意四季平安。
鹿:谐音“禄”,代表俸禄、财富。鹿的形象在吉祥图案中常用来表达高官厚禄、福禄寿喜等美好愿望。
白菜:谐音“百财”,有着招财、财源广进等寓意,所以常被古人用来表达招财纳福的心愿。
葫芦:谐音“福禄”,常被古人用来象征富贵,且葫芦结籽特别多,有着多子多福的含义,因此被赋予“多子多孙、福禄万代”的寓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具体的图案案例:
1
2
3
4
5
当当当当~
揭晓谜底!
▻▻▻
图1为六合同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六)之音,“鹤”取“合”之音。 “六合同春”谐音“鹿鹤同春”,意在颂扬春满乾坤,万物滋润的美好情景。
▻▻▻
图2为五福捧寿。由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构成,寓意多福多寿。五福捧寿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五福”表示“长寿、富贵、安乐、好德、子孙众多”,蝙蝠之蝠与福字同音,故以五蝠代表五福。
▻▻▻
图3为福庆有余。此图中上部为一只蝙蝠,下面缀连着玉罄和双鱼,“福”谐音“蝠”,“罄”取“庆”之音,“余”与“鱼”同音,因此为福(蝠)庆(罄)有余(鱼),寓意喜庆吉祥。
▻▻▻
图4为连报平安。莲花插于瓶中,“瓶”谐音“平”,所以意为连(莲)报平(瓶)安。
▻▻▻
图5为喜上眉梢。古人认为喜鹊是“喜”的象征,而梅花又谐音“眉”,那喜鹊站在梅花枝头,就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图案,寓意着每天都能“喜上眉梢”。
这些古代“谐音梗”富有巧思而又寓意吉祥,寄托了古人对生活的美好祝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省大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