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不?”“烈士陵园见!”90后“战神”机长让全网沸腾
“害怕不?”“烈士陵园见!”90后“战神”机长让全网沸腾
近日,90后轰-6K(“战神”)机长魏星的热血故事刷屏网络。从高三报考飞行学员到成为轰炸机飞行员,再到三次夺得“金飞镖”荣誉,魏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军人的风采。
28岁那年,魏星在一线的战备中改装机长。有一次进到座舱,他全身热血沸腾,机组人问他,为啥这么兴奋?他说机会难得。这些年,他飞过远海、上过高原,机组人问他,害怕不?他回了一句电影台词:“烈士陵园见”。
魏星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听着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故事长大,英雄梦自幼埋藏在他的心中。高三那年,空军到学校招收飞行学员,在班主任的鼓励下,魏星决定报考,圆自己的军人梦。
从航校毕业后,魏星加入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
轰-6K飞机是三人制机组,导弹通常由武控师操作。一次演训任务要求飞行员打一枚导弹,发射导弹时手指移动几毫米,导弹偏差可能就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为了掌握手指上微小的操作量,魏星特意借来操纵手柄的备件,努力练习,人在哪里,手柄就在哪里,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放在枕边。
在某次重要演习中,当时不满30岁的魏星深入研究飞机性能、弹药特点等要素,再三请战。在获得指挥员批准后,他一遍遍进行模拟打击、推演计算,最终在任务中“一剑封喉、直穿靶心”。这次大胆尝试不但拓宽了某型导弹的参数极限,也让魏星“一战成名”。
一次次挑战“高难度”,三夺 “金飞镖”。在空军部队,飞行员都有两个梦寐以求的荣誉,一个是“金头盔”,一个是“金飞镖”。
2020年,魏星第一次参加“金飞镖”考核,成为队伍里年纪最小的飞行员。最终机组稳定发挥、精准命中,夺得那一届“金飞镖”。
第二次征战,擂台从陆地搬到海上,上百个靶标随着浪花漂浮不定,难度可想而知。在机组的默契配合下,炸弹直接命中靶心。
2023年,第三次角逐“金飞镖”,32岁的魏星首次以机长身份率队出征。面临3种不同类型、3个不同难度的打击目标组合,魏星决定两个打击目标全部选择高难度。最终,飞行机组以微弱优势险胜,第三次斩获“金飞镖”。
“烈士陵园见”是军人气魄,是战斗口号,是爱国宣言。正如魏星所说,“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我想我会义无反顾。不仅要上,而且要第一个上,用铁血青春的实际行动回报祖国!”
本文原文来自湖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