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aspx?id=64069914c86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描写爱情相思的经典名句。它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成为了表达深情和坚守的代名词。

原文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
阅读全文 ∨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独上高楼,伫栏长倚,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弥漫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与他人对酒高歌,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渐渐消瘦衣带宽松也不后悔,为了她我情愿一身憔悴。
阅读全文 ∨

注释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消得:值得。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当作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之后,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因怀念意中人而作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简析

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此词上片写男子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通过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则讲述了他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其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
阅读全文 ∨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本文原文来自古诗文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