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林振国:粤菜泰斗的匠心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林振国:粤菜泰斗的匠心之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zgpr.com/thingnews/2025-02-27/781.html

林振国,这位被誉为“粤菜泰斗”的烹饪大师,从13岁入行至今已有近60年的从业经历。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更是一位善于创新的烹饪艺术家。在他的烹饪世界里,没有食材的贵贱之分,只有用心去烹饪的态度。

从茶楼学徒到粤菜泰斗

林振国13岁就在澳门入行,最早在茶楼做“贺寿”。所谓“贺寿”,是澳门的一项传统习俗,“贺寿人”手挎竹篮,沿街叫卖,“热气寿包啰”,或者“叉烧包,祝您长寿又富贵”。竹篮是分层设计,上层通常放保温蒸笼,用以保持点心的温度和口感;下层装配点心或器皿。莲蓉包、叉烧包,因外形像桃子,寓意福寿绵长,都是篮中常见点心。此外,黄澄澄的烧卖有富贵吉祥的寓意,以糯米、咸蛋、鸡肉、腊肠等蒸制的糯米鸡象征团圆美满,也都是篮中之物。

茶市结束,他便到后厨切“下脚料”。就是在这个时期,林振国遇到启蒙师父黎泰,这位粤菜四大天王后人曾以一道“昆仑鲍脯”名震厨界。在黎泰门下,林振国经历了传统的“一年洗菜、三年砧板”的学徒期。虽然挨过师父的大马勺敲打,但所有经历都成为一种养分。如他曾做过“打荷”,虽然这个职位不用上灶做菜,但要观察每桌上菜的多少、控制出菜顺序、指挥菜品该先送到哪桌、协调各个环节,观察、记录、沟通的技巧都是在这个阶段掌握的。

掌勺一段时间后,林振国的厨艺天分开始显山露水,并很快独当一面,成为厨房管事“老大”。40岁时,在人生低谷,他结识了东海海都海鲜酒家创办人钟锦大师,被邀请到香港发展,跟随钟锦学习“新派粤菜”;后来,他又去了台湾,结识了对他影响深远的粤菜大师黄炳华。

虽已年过七旬,但林振国仍保持每年七八次出国考察的习惯,东南亚、日本、韩国都是他经常去的目的地。每个月,他还会与来自广东、澳门、香港的厨师朋友聚会,交流、分享、讨论流行饮食趋势。去不同餐厅试菜时,他还会详细记录菜品,分析其中的配料、调料,探讨运用到的烹饪手法。林振国认为,创新菜不该是哗众取宠,而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对食材有充分认知后才去尝试不同搭配。

以匠心诠释粤菜精髓

著名作家沈嘉禄先生曾经这样评论顺德菜:顺德菜的可贵,在于乡土气息,这大概就是顺德美食的精髓。

林振国经常对朋友谦称“来吃粗菜”。其“粗”自然不是指菜品粗制随意做,而是以粗料精作。顺德被认为是粤菜三大流派之一广府菜的发源地,粤菜中多有以普通食材精制细作的菜品,如豆腐、鲫鱼、土豆等,通过厨师的巧思与技法,展现出独特风味,让平价食材成为宴席上的亮点。林振国教导徒弟,“做鱼翅和炒青菜要用同样的心态,你才能做得好”。食材有价格差异,但无高低贵贱之别,高档食材和普通食材的区别主要在于价格和稀有程度,味道的好坏则最终取决于厨师的功力,主厨烹饪不同食材时的态度应该一致。这是林振国的经验。

他曾做过一道鹅肝焖柚子皮,源自传统粤菜“虾子柚皮”,其中柚子皮的运用是典型的边角料精做。传统的制法里,柚子皮需去除外层青皮和内层白瓤,经反复浸泡、汆水,以去除苦涩味,再与虾子一同焖煮,成品柚子皮口感柔糯似肉、鲜汁爆口,但因流程复杂、技艺繁复,如今已经少有人制作。林振国将柚子皮与鹅肝同治,以前者的果香解后者的腻,非常巧妙。他还想到用柚子皮炒小海鲜:柚子皮不要煮过头,捞出切粒,与广东的鲮鱼、虾米搭配小料一起炒香。林振国说这道菜的核心原理还是柚子皮搭配海鲜,“搭配公式不变,但是调味变了,更大胆一些,柚子皮炒肉类也可以,但不要勾芡”。

广东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系丰富,尤其是珠江流域,为鲫鱼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鲫鱼汤是传统粤菜,常见于家常餐桌和酒楼菜肴。但鲫鱼多刺,顺德主厨极擅长制作无骨鲫鱼,去掉骨刺的鲫鱼鱼皮依旧完整,在外观上更加完美。林振国以无骨鲫鱼煎米粉,米粉煎得焦香,加豆豉、青椒、洋葱炒香,做浇头料,类似江南地区常见的两面黄,以顺德风味融合江南元素,这是他的平凡食材创意之作。

林振国还复刻过金钱蟹盒。这是一道经典粤菜老菜,取材并不复杂,用两片肥肉包调好味的蟹肉,内馅有笋、芹菜、马蹄等,肥肉的油脂能在烹饪过程中形成一层天然保护膜,防止蟹肉在炸制时过干。这道菜的烹饪细节非常多,食材的处理,炸制的火候、时间等都非常考验主厨功力。如两片肥肉的大小要一致,主厨需要用热水把刀烫热才能片出厚薄合适的肉片,再用高度白酒和糖腌制,获得入口即化的口感;肉片外的面衣,蛋清不能多也不能少,太白粉也一样,浆要恰到好处,才能炸脆,入口咔嚓有声,如果无声,这道菜就算失败。

林振国说过,鲍参翅肚,也不是真的不值得一提,可是它有很深奥的东西在里面,“其实每一样食材都很珍贵,每一样食材都很可口,所以我们厨师要用自己的理念和经验烹饪,客人才能有口福。”在他看来,对食材一视同仁,不崇高价、不唯珍稀,应是主厨的基本守则。


林振国师门合影

大排档里的创新精神

粤式大排档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东,最初是在市井小巷中,摊主通过简单的露天餐台或街头摊位提供经济实惠、味道鲜美的地方性菜肴,在很多地区还形成了集吃、喝、交际于一体的大排档文化。

大排档菜不拘泥于传统的粤菜高端做法,灵活创新,讲究用家常食材通过巧妙搭配和烹饪技术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风味,便捷、亲民、美味。很多年前,林振国受大排档菜启发,研制出了椒盐九肚鱼,风靡一时,甚至周润发都专程去店里品尝。后来这道菜在不同主厨手里又演变出更多版本,甚至会形成主厨自己独特的配方。这道菜至今仍有很多拥趸,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出自林振国之手。

20世纪90年代,林振国将传统的路边摊烧肉引入酒店。在他从业的时代,很多澳门烧肉制作时还是放在地坑里烤制,一次要烤七十甚至一百斤,经常会有卖不完的困扰。

经他改良后,只选用最好的五花肉部位制作,既保证了出品质量,又避免了浪费。什么才是好的创新菜品?对于这个问题,林振国的答案是:不是简单地在传统菜品上添加昂贵配料,如在花胶上加一勺鱼子酱,或在鸡肉上放些黑松露,而是要真正理解食材特性,“菜品创新不应受限于地域,但一定要对食材有充分认知,最终目标是好吃”。


花胶黄焖走地鸡


陈皮灌汤烧鹅:烧鹅的灌汤是关键技术,用姜末、蒜蓉、葱末、盐、白糖、料酒、玫瑰露酒、五香粉加适量鹅汤调匀后制成味汁,灌入鹅的腹腔,再用针线将开口缝住,使味汁不致漏出


虾子柚皮焖爆鱼肚:柚子皮入菜的处理非常复杂,让其入味、有口感都需要功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