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民教你如何高效总结领导讲话
余爱民教你如何高效总结领导讲话
余爱民,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拥有丰富的领导讲话总结经验。他强调,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领导讲话的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跟领导、找领导、帮领导、当领导”等方法来实现。
“跟领导”是指跟随领导参加各种会议、调研等活动,及时记录领导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例如,在一次陪同领导调研的过程中,余爱民敏锐地捕捉到了领导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独特见解,并将其整理成文,为后续的讲话稿写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找领导”则是指在无法直接跟随领导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领导的相关信息。比如,关注领导的公开讲话、新闻报道、会议材料等。余爱民建议,可以建立一个资料库,将领导的各类讲话和文件分类整理,以便随时查阅。
“帮领导”强调的是秘书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领导准备讲话时,秘书应该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和建议,帮助领导完善思路。余爱民回忆说,有一次在协助领导准备一个重要讲话时,他主动搜集了大量关于科技创新的案例和数据,最终这些内容都被纳入了最终的讲话稿中。
“当领导”则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写作时,要将自己置于领导的位置,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余爱民认为,一把手讲话应该具备“五度”:宏观把握有高度、全局谋划有广度、长远考虑有跨度、理解升华有深度、措施得力有强度。
除了把握领导意图,深入研究相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余爱民提出了“看上头、摸下头”的研究方法。“看上头”指的是关注上级政策和领导讲话,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工作要求。“摸下头”则是指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写出既有政策高度又有实践基础的高质量讲话稿。
在具体操作层面,余爱民建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相关资料、整理领导以往的讲话要点、了解会议背景等。同时,要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别是领导脱稿讲话的部分,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余爱民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撰写的200多篇农村调查报告获得了省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25篇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的肯定。此外,他还主编和参与编写了10部“三农”著作,为农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余爱民的经验表明,高效总结领导讲话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并运用科学的记录和整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总结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