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暴雪暴雨可能引发地震,气候变化或成地震新诱因
最新研究:暴雪暴雨可能引发地震,气候变化或成地震新诱因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地震与气候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研究发现,暴雪和暴雨等地表环境负荷会影响地下应力状态,进而引发地震。这一发现首次表明,气候条件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通常情况下,地震被认为是由地壳板块碰撞和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然而,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暴雪和暴雨等气象现象也可能触发地震。
1月14日,日本能登半岛的一栋受地震影响的房屋
“地震速度”呈现季节性变化
自2020年底以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了数百次小型地震。这些地震没有明显的主震或地震诱发因素,而是以“多个小地震持续发生的地震群形式”出现。
为了找出这种地震模式的原因,研究团队分析了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目录中日本全境的定时地震活动数据,并调查了过去11年在能登半岛发生的地震次数。结果显示,2020年之前,能登半岛的地震是零星的、彼此无关的,但从2020年底开始,地震变得更强烈和集中,开始呈现地震群模式,并且“地震速度”(地震波在两个监测站之间的传播速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全球变暖可能加剧地震活动
研究团队开发了能登半岛的流体力学模型,调查季节性降雪量、降雨量、海平面变化等对能登半岛地下孔隙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前后,能登半岛地下孔隙内流体压力有显著变化。这些压力变化影响了“地震速度”,且与季节性降雪量和降雨量有关。
1月,日本能登地区发生7.5级地震
历史上,能登半岛地区在降水时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干旱时期的37倍。研究人员认为,随着积雪积累和融化、重量增加和移除,压力变化似乎破坏了现有的断层,触发了断层的活动。
尽管目前尚不能断言气象条件是地震的“决定性因素”,但这一研究激发了其他科学家们的好奇心。美国地质学会的研究地球物理学家大卫·谢利表示:“它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这是第一篇提出地震可能存在环境因素的论文。”
科学家认为,这种地震与气候的关联不仅影响日本,还可能影响全球其他地区。如果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暴雨和暴雪等异常气候增加,异常气候对地震的影响也可能变得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