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蛋黄派、腐乳、榴莲、醉虾……到底谁会致酒驾?
藿香正气水、蛋黄派、腐乳、榴莲、醉虾……到底谁会致酒驾?
夏季是中暑的高发季节,许多人会选择服用藿香正气水来预防和治疗中暑。然而,藿香正气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酒驾。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藿香正气水与酒驾的关系,以及如何安全使用藿香正气水。
近日,福建福州一男子因同时使用头孢类药物及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导致发生双硫仑样中毒反应。据诊断,该男子在服用头孢西丁钠后,又口服了一支藿香正气水,约15分钟后出现心慌气短、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昏厥倒地被送医抢救。
藿香正气水中通常含有40%—50%的酒精,相当于40度的“酒”。当这些酒精进入人体,经过乙醇脱氢酶的转化变成乙醛。由于头孢类药物抑制了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无法继续降解,从而在体内大量堆积,便会发生中毒反应。
说起“藿香正气水”,也算是酒驾界的一位老“前辈”了。现在天热了,喝藿香正气水预防中暑的情况多见,被交警查到时,作为狡辩理由的情况也不少。
藿香正气水+开车,是不是酒驾?
藿香正气水:含乙醇(酒精)含量为40%—50%,相当于40度的“酒”。
服药之后禁开车:服用后不宜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进行高空工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藿香正气家族”都含酒精,“藿香正气家族”中还包含了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乙醇。
还有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正气滴丸等,它们均不含酒精成分,药效也类似于口服液,相对温和。对于确有驾车需求的人员,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选择不含酒精成分的藿香正气其它药品,避免引发酒驾。
某日,玉溪澄江一男子以肠胃不适为由,大量购买并饮用藿香正气水,在明知其中含有酒精仍持续不断喝了约48瓶后驾车上路,虽未直接饮酒,但体内酒精含量已达醉驾标准,构成危险驾驶罪被判刑。
除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以外,还有一些含酒精的药物、饮品或含料酒的食物,比如:醉蟹、醉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等,大量食用后可能引起“真酒驾”。
但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食物,比如:蛋黄派、红牛、榴莲、桂圆、槟榔等,在食用后可能会测出酒精数值,引起“被酒驾”。经常被部分驾驶人作为酒驾的“理由”。但食用这些“被酒驾”“假性酒驾”的食物后,短时间内一般会很快消散,如遇查时,只需和交警如实说明情况,等一等或漱漱口再测试,数值就会显著下降,或直接测不到了。
警方提醒
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已至
驾驶人如出现中暑症状
要及时停车休息
确有服药或其它饮食需求
请注意食品、药品、饮品上标注的
成分含量和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
酒后禁驾平安是福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玉溪交警、云南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