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普长廊”赋能兴边富民——2024年科普大篷车边疆行活动收官
“流动科普长廊”赋能兴边富民——2024年科普大篷车边疆行活动收官
近日,由黑龙江省科协开展的以“科技赋能兴边富民 持续打造边境线上的流动科普长廊”为主题的2024年科普大篷车边疆行活动收官。
本次活动旨在提升边疆地区群众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该活动历时2个月,集中组织黑龙江省8个市(地)所辖14个边境县,发动20辆科普大篷车,覆盖黑龙江省沿边境线23个乡镇的中小学校、村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63处群众活动场所,累计行驶里程达1.59万公里,实施流动科普服务97次,受益群众达6.3万余人。
“专家讲的小龙虾养殖知识太实用了,我打算明年增加小龙虾养殖面积。”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湖沿村福地名扬家庭农场主刘洪友兴奋地说。密山市科协开展的边疆行活动,为白鱼湾镇湖沿村和白泡子村等地农民带来养殖、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切实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养殖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据悉,科普大篷车致力于打造“流动的科技馆”。该活动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普知识传播到城镇、乡村、校园、社区以及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旨在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次活动中,伊春市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队深入嘉荫县红光乡、嘉荫县第二小学、尚志社区、嘉荫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青少年、社区居民、农民等重点人群,开展科普展教、科普咨询、科普宣传等各类科普活动。此外,志愿服务队还发放健康知识、中小学生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各类宣传册2000余册,循环展出车载科普展教仪器20件,展示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移风易俗、科学家精神展板16块,播放航空航天、农业技术、卫生健康科普视频12部,宣传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鹤岗市绥滨县第三小学学生纪柏霖在绥滨县科协举办的边疆行活动中,看到航天蔬菜种子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老师说这些种子曾经历过奇妙的太空之旅。看到它们茁壮生长,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我一定要刻苦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像英勇无畏的航天员叔叔一样,带回更多神奇的航天种子,造福家乡。”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将持续利用科普大篷车资源优势,创新科普方式,丰富科普内容,不断拓展科普服务的边界,有效发挥“流动科技馆”科普展教功能,扩大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助推公众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