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m.mama.cn/bk/art/125141/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黄芪可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两种。它们在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
生黄芪
生黄芪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长,呈圆柱形,稍带木质,外皮呈土黄色或棕红色。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是补气的重要药材。
在临床应用中,生黄芪通常有三种使用方式:生用、蜜炙和麸皮拌炒,每种方式的药效有所不同。生黄芪主要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其主要功效包括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生黄芪适用于以下症状:
- 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
- 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
- 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
- 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
炙黄芪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或蜜黄芪,是将黄芪片与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后取出摊晾入药。这种炮制方式可以增强黄芪的补气润肺功效。
炙黄芪主要用于补中益气,多为蜜炙,以增强生品的滋补作用。其功效与作用包括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适用于以下症状:
-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
- 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 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炙黄芪特别适合“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总结
生黄芪与炙黄芪虽然都属于黄芪,但因加工方式不同,其功效和适用场景有所差异。生黄芪更侧重于固表、托疮、利水等功效,而炙黄芪则通过蜂蜜炮制,增强了补气润肺的功效,更适合用于补中益气。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黄芪类型。
热门推荐
2024年Q1新能源汽车季度观察:市场格局重塑,智能化竞争加剧
英国观察员探访潘家园夜市:奇珍异宝与文化交融之地
打破威少199次三双纪录有多难?詹姆斯差87次,现役仅2人有戏
江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孕期落枕的缓解与预防方法
海棠的花语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历史上惨死的五位忠臣:为国忠心耿耿,最终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
如何在旅行中获得良好睡眠的技巧
牛首山景区概况
最会整活儿的年轻人,在主题公园「玩」出新年味
公积金付首付后还能贷款吗?详解公积金贷款条件和操作流程
混凝土防渗材料: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水方案?
心血管保护与能量代谢调节的重要药物
母亲的职业如何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
精彩夜吉林丨新业态点亮长春夜晚
坐骨神经疼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
中医:是科学,还是超越科学的智慧?
笔记本电脑卡顿反应慢怎么解决?试试这7个解决方法
越南战争的第一战:北越五倍兵力为什么吃不掉美军?
高密度影和低密度影是什么意思
树莓派系统镜像备份指南:两种实用方法详解
爱宠入卧,健康告急?泰迪陪伴睡觉的潜在风险
家庭健康饮食指南:如何科学选择和储存食用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作文:自然之美与生活感悟
帝王气运、紫气、龙气与命格:古代皇权象征的神秘联系与影响
3个方法,抓住孩子长高的“2个黄金期”,你家孩子也能长1米8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的短暂统治
1916年18岁于凤至嫁15岁张学良,洞房之夜,她却提出一奇葩条件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回顾历史传承精神
《评估指南》视域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