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绿”意浓 传统产业焕发新质活力
工业转型“绿”意浓 传统产业焕发新质活力
近期,中国铸造协会公示了规范条件达标名单,我区春冶机械荣誉在列;华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HL-101-102环保型冷芯盒树脂”荣获行业内含金量最高、最具公信力的奖项——“全国铸造材料金鼎奖”;龙安泰环保科技、中盛水厂大规模设备更新,华信纤维素、鸿锋生物技改成功立项,锦诺机械技改开工纳统……
这些荣誉和成果的背后,是峡山区紧跟国家新政策、加快实施技术改造、“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助推工业转型升级、高质发展的不懈努力。
走进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环境整洁、温度舒适,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水处理关键装备、废水资源回收关键装备。“目前我们的T7催化剂生产线已经改造完成,基本调试完毕;三合一生产线、微电解填料生产线正在进行改造设计。改造后产能、质量实现双提高,可达到年产13万吨催化剂和微电解填料的能力。”
今年4月,《山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工业技改工程,瞄准高端、智能、绿色三大重点方向,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峡山区紧跟国家大势,乘大规模设备更新风口,结合全区“三宜和美”的发展宗旨,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工业化,常态性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惠企政策送到家”服务,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反复沟通引导,提高企业技改扩能、转型提质的意识。针对有技改意向7家企业和有计划6家企业,重点走访宣传讲解技改奖补资金、大规模设备更新等相关政策,推动全区8家工业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以“新”扩能,以“改”提质,真正开启了企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之路。
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做大预制菜产业链。今年投产的新和盛二期项目,引进世界一流自动化生产设备,采用集成式管理系统,大大提升了熟食车间、万吨冷库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预计年可加工熟食6万吨、库存扩容1万吨。
补齐饲料产业链。新引进总投资1.1亿元的屿派宠物冻干食品项目,具备年加工3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传统饲料向高端宠物食品提质。
延伸家居产业链。整合大华智能化妆镜、非凡智能货架、艺绣数字家纺、维佳家居电子商务综合体4个项目,打造峡山智能家居研发、生产、电商、出口完整体系,预计开发新产品600余种,销售额达到3亿元以上,推动辖区内传统家居向智慧家居攀升。
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能链条。峡山区依托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全面降低工业用电成本,加紧推进华电60MW农光互补项目、南水北调渔光互补项目,加快储能电站、光伏设备制造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打造都市生态工业零碳园区。
精准数智赋能,助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针对农副产品加工、木艺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难的实际,峡山区积极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径,采取“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式,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峡山区特别邀请省工信厅专家来峡进行数转智改技术指导,对辖区22家规上工业企业逐家走访,综合企业管理模式、生产工艺、员工结构、销售路径等情况,根据企业“脉象”,疏通转型“经络”,开出个性化、可操作的“良方”,“一企一策”制定数转智改方案。目前,大华木业等外贸出口型企业正在专家指导下推动实施海外智能翻译项目,同时为龙安泰等生产品类多的企业制定MES系统方案,为员工多程序繁琐的企业制定ERP板块租赁计划,真正推动峡山区开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入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峡山区成立了由区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经济运行、项目、企业调度机制,每周对全区17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调度,探讨解决问题路径。“我们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实施工业项目、建设投产、扩产提质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用心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围绕贸工农、研文旅、医康养三链融合,致力于从长远推动全区三链融合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积极引导现有工业企业设备更新、转型升级,主动为企业申报各项荣誉,构建发展优质平台,帮助企业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有效激发了企业改革创新的活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以来,峡山区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保水护水、富民安民、兴业强业“三大任务”,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引领各项工作,在工业领域积极谋划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聚力打造生态宜居、绿色宜业、健康宜养的现代化田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