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先驱邱蔚六院士逝世,享年92岁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先驱邱蔚六院士逝世,享年92岁
我国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前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前院长邱蔚六教授,因疾病治疗无效,于5月24日16时08分在上海离世,享年92岁。
5月24日,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官方宣布,我国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前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前院长邱蔚六教授,因疾病治疗无效,于5月24日16时08分在上海离世,享年92岁。告别仪式将于5月28日上午9点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以表达对邱蔚六教授的深切哀悼。
邱蔚六院士 图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公众号
邱蔚六,1932年10月13日生于四川成都,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首位院士。他投身于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教育和研究工作超过一个甲子,特别在颌面部肿瘤和整形外科方面具有高超技艺。邱蔚六开创了多个“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的先河,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主持和参与编写了40多部专业著作,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论文。邱蔚六曾荣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以及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多次。
邱蔚六自幼立志从医,1951年进入华西大学,该校后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55年10月,他从四川医学院口腔系(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毕业,并在同年加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担任口腔科医师,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三校合并成立了上海第二医学院,并在1953年设立了新中国第二个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迫切需要专业人才。邱蔚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赴上海,参与并推动了我国口腔颌面医学的发展。
1966年,邱蔚六加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担任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从1984年起,他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
据媒体报道,邱蔚六日工作逾10小时,在口腔外科领域推出了众多创新技术。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首次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他提出了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并倡导了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2000年,邱蔚六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2001年,他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口腔医学界的第一位院士。
邱蔚六的医学成就使得“上海九院”在全球口腔颌面医学界声名鹊起。2009年,77岁的邱蔚六荣获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的最高奖项——“杰出会士奖”,成为亚洲首位获此荣誉的专家。此外,他还获得了国际牙医学院的最高荣誉大师称号。
邱蔚六坚持只看普通专家门诊,不出特需门诊,为医学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编了《口腔颌面外科学》规划教材的第2版至第6版,耄耋之年还主编了国内首部医学人文规划教材《口腔医学人文》。他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的先进教师。
邱蔚六常教导学生,要成为学者型的外科医生,而不仅仅是手术匠。他强调要深入探究、不断学习、善于沟通,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口腔医学人才,为我国口腔医学界培养了一片“人才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