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能量饮料,不安全
喝能量饮料,不安全
能量饮料因其提神醒脑的效果而广受欢迎,尤其是在熬夜加班或体力不支时。然而,大量摄入能量饮料并不安全,其可能会影响心率、血压、心脏收缩力等,进而引发心律失常。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能量饮料的安全性问题。
研究发现:能量饮料与心脏骤停风险
《心率》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喝能量饮料会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研究中,144名心脏骤停幸存者中有7名是在饮用能量饮料后发生心脏骤停的,且这些患者在戒掉能量饮料后未再发生心脏事件。
针对该研究的一篇述评指出,致心律失常的食物是一个被低估的医学问题,可分为三大类:可致易感患者不良后果的食物、有毒植物以及对心血管有不利影响的膳食补充剂。
能量饮料的主要成分及其潜在危害
能量饮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牛磺酸、瓜拉纳、左旋肉碱等。其中,咖啡因是大多数能量饮料中的主要兴奋成分,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牛磺酸和瓜拉纳也具有兴奋剂特性,且瓜拉纳还含有其他促心律失常物质,如茶碱。
能量饮料对心脏和睡眠的影响
美国加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医疗中心的研究发现,能量饮料会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和血压显著变化。饮用后2小时,饮用者的校正QT间期延长了10毫秒,而当前药物标签中QT间期延长6毫秒就需要发出警告。
挪威大型研究发现,年轻人饮用功能饮料会影响睡眠质量。即使只是偶尔饮用(每月1-3次),也会影响睡眠。失眠定义为一周中至少有3个晚上难以入睡和早起,且持续至少3个月的白天嗜睡和疲劳。
特殊人群运动期间不能喝功能饮料
世界卫生组织曾称能量饮料可“危害公众健康”。研究表明,饮用能量饮料后,10分钟内咖啡因进入血液循环,心率增快,血压升高;20-30分钟后血液中的咖啡因含量达到高峰;60分钟后咖啡因对机体兴奋性的影响开始消退,血糖含量降低,机体会出现疲劳感;12-24小时后会出现头痛、烦躁、便秘等症状,这是撤退症状,最多会持续9天。
美国饮料协会建议:儿童和孕妇不建议饮用,运动期间不能喝,不能与酒精同时喝,不能向小学和中学生推广等。
健康饮水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人每天饮7-8杯水,相当于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