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当前股市上涨蕴含风险,七条建议促可持续发展
张明:当前股市上涨蕴含风险,七条建议促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近日发表文章,对当前中国股市的快速上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七条具体建议以促进股市的可持续增长。
当前股市上涨的四大风险
如果短期内股市过快上涨,其中蕴含的风险就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了。
第一,当前股票市场的快速上涨,与依然较弱的经济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反差。
第二,当前股票市场的快速上涨,建立在投资者关于中国财政政策在国庆后将会快速调整,且会显著加大扩张力度的预期之上。
第三,最近几个交易日,A股与港股指数上涨太快,很多个人投资者并没有反应过来并及时跟进。
第四,由于最近股市表现火爆,大量投资者开始出售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与理财产品,以抽回资金投向股市。
七条建议促进股市可持续发展
1. 明确财政政策放松信号
中央政府应在国庆假期结束后尽快表明财政政策将会显著放松的信号,以避免市场预期落空后引发市场显著调整。
建议财政部在今年10月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在2025年上半年增发4万亿-5万亿国债,用以修复家庭与企业受损的资产负债表、支持基建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等。
2. 恢复常态化IPO节奏
在市场需求显著增加的背景下,证监会应尽快恢复常态化IPO的节奏,甚至显著扩大IPO的规模。
这不仅有助于缓释短期内股市上涨压力,而且有助于恢复股市融资功能,拓宽股权投资退出通道,促进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
3. 恢复正常做空机制
证监会在打击恶意做空行为的前提下应该继续恢复正常的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是现代股票市场不可或缺的功能,能够避免股票价格过快上涨甚至形成严重泡沫。当前证监会需要厘清正常做空与恶意做空的界限,避免把恶意做空概念扩大化。此外,证监会也应取消对特定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出售股票的实际限制。
4. 加快长期投资者入场
有关部门应加快长期投资者的入场速度、加大其入场规模。
例如,可以增加地方社保基金通过全国社保理事会代管从而间接入市的资金比例。又如,可以适度增加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长期投资者更加看重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例如股利支付率),换手率更低,从而有助于股市的稳定成长。
5. 加大风险提示力度
监管机构与相关媒体应加大向个人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的力度。
本轮股市快速上涨,已经开始吸引90后、00后等新生代投资者入场,这些投资者没有经历过以往股市的周期动荡,很容易遭受损失。对新生代投资者与中低收入投资者,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其提示股票与基金投资的相关风险。
6. 成立股市平准基金
为促进中国股票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体量,建议通过发行两万亿特别国债募集资金,成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在股市上通过对蓝筹龙头股以及ETF的低买高卖来促进市场稳定。
中国股市平准基金的相关操作,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估值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在股市平准基金成立前,可以更好发挥全国社保理事会的作用。应该给市场释放相关信号,即中国政府不会对股市大幅下跌放任不管,以稳定市场信心。
7. 落实改革开放举措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蕴含了很多关于未来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信号,但很多市场主体并未对此充分理解。
因此,中国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对未来改革开放举措的解读力度,另一方面应加快贯彻落实相关改革举措。改革开放举措的落地落实,将会显著增强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信心,进而促进股市的可持续增长。
张明此前观点:九个理由不必悲观
张明此前曾发表文章,列举了九个理由说明不必对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过于悲观:
- 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性低位
- 名义GDP增速的反弹将推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升
- 北上资金的逐利性和波动性很强,不必担心其会持续外流
-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贬转升,可能成为推动股市回暖的重要力量
- 下一阶段A股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财富配置的重点领域
- 证监会近期实施的一系列规范性举措有助于促进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 社保基金理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中国股市平准基金的功能
- 三中全会的召开有望显著提振投资者预期
- 中国政府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