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坐骨神经痛:定义、原因、症状及治疗建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坐骨神经痛:定义、原因、症状及治疗建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aquavitalpt.com/%E5%9D%90%E9%AA%A8%E7%A5%9E%E7%B6%93%E7%97%9B/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沿着坐骨神经路径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本文将从定义、原因、症状、诊断方式、治疗建议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坐骨神经痛的相关知识。

坐骨神经痛的定义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的路线上,任何能够压迫或拉扯坐骨神经的地方,都可能造成坐骨神经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可能直接由神经受压引起,还可能因为影响到供应神经养分的血管,导致神经失养,进而使坐骨神经无法正常运作,产生疼痛或麻木的感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紧张或失养,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原因。

常见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 骨刺压迫
  • 椎间盘突出压迫
  • 脊椎滑脱
  • 阔背肌无力
  • 梨状肌压迫
  • 臀中肌无力
  • 腓肠肌太紧
  • 以上原因都可以造成坐骨神经痛、肌肉无力等,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原因。

坐骨神经痛的常见情况

  • 久坐:维持坐姿越久越不舒服,站起或移动身体时较缓解
  • 久站:维持站姿太久,移 动身体后状况逐漸緩解
  • 特定姿势:唯獨特定動作或角度下產生疼痛,其他動作不會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演化阶段:

  • 第一面向:症状由轻到重

  • 紧绷→酸→酸痛→钝痛→刺痛→发麻→灼热→失去知觉→失禁

  • 第二面向:症状区域

  • 中枢神经压迫而來(脊隨、神經根):輕則腰痛,嚴重則容易漸進式的由腰延伸至臀部、大腿、小腿、腳踝、腳底至腳趾末梢。

  • 第三面向:压迫类别

  • 脊随压迫:特徵為同時雙側症狀。

  • 神经根压迫:特徵為單側症狀感受為主(少數情況下,也有容易左右側症狀互換的情況發生,此為椎間盤突出造成)。

  • 周边神经压迫(非脊随、神经根之压迫,由坐骨神经经过之路径压迫而來):通常会以压迫的最原始來源处为起点一直到脚趾末梢都会 有神经症状。压迫情况则通常只有单侧会有症状(只會固定同一側不會互換)。

坐骨神经痛会自然好吗?什么时候应该去找物理治疗师?

如果休息1~2天并没有逐渐改善的结果,或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持平了,并且无法再进一步恢复的时候,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坐骨神经痛的高风险要素

  • 姿势不良:久坐、弯腰驼背、习惯性侧睡、肌肉柔軟度不足、运动过度产生代偿等等
  • 结构异常:长短脚、扁平足、骨盆错位、脊柱侧弯、骨折、手术后等等。
  • 其他:循环不良、无规律运动、组织沾黏、疤痕等等。

坐骨神经位于臀部及大腿后侧,而压迫则顾名思义经常长时间压迫臀部及大腿的日常生活习惯皆有很大的机会造成此病症引發,故久坐久站、经常不当训练臀部腿部肌肉都属于高风险族群。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诊断的准确度共分三个重点,包含的重点越多越仔细,诊断的准确度就越高。这三个重点指常见 的门诊诊程,若能一次到位当然是最准确的。

  • X光检查以及常見该神經症狀分布、症狀主述判斷
  • 核磁共振、以及电脑断层、神经传导检查
  • 物理治疗评估特殊测试、组织特性状况判断

物理治疗师如何评估及治疗

物理治疗评估及治疗分为三个面向:

  • 身体结构:骨骼、神经肌肉筋膜等是否有位置不正确或者有损伤,必须优先修復,组织沾黏需去除、组织弹性要恢復、循環要良好、關節活動正確。
  • 動作品質:確定受傷的部位所有角度動作情況,肌肉使用方式,不同環境下對動作的影響是否有改變等。
  • 身體素質:肌肉力量是否足以支撐身體使用的需求、肌腱韌帶等是否足夠強韌足以支撐日常身體負荷的需求等。

景能物理治疗之宗旨意在於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體的功能以及結構的治療科學;使其恢復動作以及結構於理想狀態,流暢、無痛且平衡

坐骨神经痛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复发

久坐记得站起来走动、维持良好姿势不要翘脚、避免侧睡习惯、多伸展大腿与臀部肌肉群、更换符合工作所需之桌椅。

参考资料与文献

  • Flug JA, Burge A, Melisaratos D, Miller TT, Carrino JA. Post-operative extra-spinal etiologies of sciatic nerve impingement. Skeletal Radiol. 2018 Jul;47(7):913-921. doi: 10.1007/s00256-018-2879-7. Epub 2018 Feb 8. PMID: 29423723.
  • Issack PS, Helfet DL. Sciatic nerve injury associated with acetabular fractures. HSS J. 2009 Feb;5(1):12-8. doi: 10.1007/s11420-008-9099-y. Epub 2008 Dec 17. PMID: 19089496; PMCID: PMC2642541.
  • Issack PS, Kreshak J, Klinger CE, Toro JB, Buly RL, Helfet DL. Sciatic nerve release following fracture or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the acetabulum. Surgical technique.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8 Oct;90 Suppl 2 Pt 2:227-37. doi: 10.2106/JBJS.H.00120. PMID: 18829936.
  • Ibrahim M, Hurlbert RJ. Nonsurgical and postsurgical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In: Winn HR, ed. Youmans and Winn Neurological Surgery. 8th ed.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2023:chap 312.
  • Marques DR, Carroll WE. Neurology. In: Rakel RE, Rakel DP, eds. Textbook of Family Medicine. 9th ed.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Saunders; 2016:chap 41.
  • Dahm, Kristin Thuve; Brurberg, Kjetil G.; Jamtvedt, Gro; Hagen, Kåre Birger (2010-06-16). “Advice to rest in bed versus advice to stay active for acute low-back pain and sciatic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6): CD007612. doi:10.1002/14651858.CD007612.pub2. ISSN 1469-493X. PMID 20556780.
  • Koes BW, van Tulder MW, Peul WC (June 200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ciatica”. BMJ. 334 (7607): 1313–7. doi:10.1136/bmj.39223.428495.BE. PMC 1895638. PMID 17585160.
  • Pinto RZ, Maher CG, Ferreira ML, Ferreira PH, Hancock M, Oliveira VC, et al. (February 2012). “Drugs for relief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sciatic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344: e497. doi:10.1136/bmj.e497. PMC 3278391. PMID 22331277.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