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2031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趋势报告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9464438_121626425/?pvid=000115_3w_a

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2024年初,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除了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外,各地区都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项目建设。在疫情影响下,国内外经济面临新的增长挑战,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应运而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正在加速走向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智能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激发更多新增需求,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我国推广新型基础设施部署,将有助于把握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中国智能制造战略性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预计随着相关利好政策的发布,新基建投资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