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辅助弹药大盘点:从高爆榴弹到多用途弹药的技术演变
坦克辅助弹药大盘点:从高爆榴弹到多用途弹药的技术演变
在现代坦克作战中,除了传统的穿甲弹和破甲弹,各种辅助弹药也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弹药虽然不以反坦克为主要目标,但通过独特的设计和使用方式,能够有效杀伤敌方人员和摧毁工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坦克辅助弹药及其特点。
高爆榴弹(HE)
高爆榴弹是坦克辅助弹药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主要通过引爆弹体内部装填的炸药,通过冲击波破碎相对较厚的弹丸壳体,用冲击波和炮弹破片对目标进行杀伤。
对于暴露的人员或工事,薄壁高爆榴弹更具杀伤力。这种弹丸的杀伤力主要通过爆炸冲击波的途径实现。为了增强杀伤效果,薄壁高爆榴弹通常会在弹体安装以金属球为主的预制破片套,这样在不过分削弱爆炸冲击波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扩大杀伤半径。
由于现在主流坦克都采用滑膛炮,为了保持弹丸飞行状态的稳定,都会采用向后展开的尾翼。
多用途弹药
美国M830A1多用途曳光弹
美国陆军装备的M830A1多用途曳光弹采用次口径设计,有固定尾翼和弹托。弹丸前部有空心装药结构,炸药周围被半预制破片结构包围。另外,M830A1还有打击空中目标的无线电引信,真正做到了上下通吃。
这种弹药对火控系统要求不高,可以用任何北约标准的120mm滑膛炮发射。但是,这种弹药也有一个显著的缺点,与标准的高爆榴弹相比,爆炸威力更弱。同时,由于药形罩直径较小,M830A1的破甲深度也不如设计更传统的M830破甲弹。
德国DM11
德国研制的DM11多用途弹药主要配备豹2主战坦克。这种弹药有一个突出的炸高棒,弹丸前部有一块高密度预制破片套,而破片套后方是厚壁高爆战斗部。当DM11爆炸时,会向前喷射大量预制破片,同时弹丸四周会产生大量的冲击破和破片,从而实现前部加强的全方位杀伤效果。
最有趣的是,DM11多用途弹药是可以对引信进行编程的,从而可以作为传统碰炸高爆弹、混凝土破坏弹和榴霰弹使用。但是,对DM11进行引信装定需要通过豹2坦克的火控系统,如果其他北约坦克发射则只能当做普通高爆弹使用。
俄罗斯"Ainet"和"Telnik"
俄罗斯也有类似DM11的多用途弹药,最出名的就是“Ainet”。许多人将其当做一种新型弹药,其实它只是一种可编程的引信。当将其安装到普通的高爆榴弹上,就可以对其进行自动编程,从而实现空爆效果。
尽管“Ainet”引信具有将常规高爆榴弹改装成多用途弹药的能力,但对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有依赖。并且无法设置延期引信,让配备了“Ainet”引信的弹药无法当作混凝土破坏弹使用。
目前,俄罗斯陆军T-80UK、T-90主战坦克都配备了“Ainet”系统。发射弹药之前,炮手需要使用激光测距仪测定目标距离,炮弹通过自动装弹机对引信进行装定,从而让高爆榴弹在理想的距离上自爆。“Ainet”系统可以有效地发射高爆榴弹打击悬停的直升机,以及4000米距离上的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高爆榴弹的杀伤半径和毁伤效果提高了三倍,完成典型任务所消耗的弹药数量则减少了两倍。
俄军还装备了一种性能更好、价格更昂贵的多用途弹药3OF82“Telnik”。这是一种完全现代化设计的多用途高爆弹药,尽管外形与普通高爆榴弹没有太大区别,但内部有很大改进。首先装药减少到3千克,弹体前部有更多的空间装填一个预制破片元件,内部是450块预制破片。“Telnik”配备的是3V48电子引信。作战过程与“Ainet”类似,但“Telnik”并非在目标上空爆炸,而是在目标前方。这样弹丸在爆炸时,450块预制破片会均匀覆盖目标区42平方米的面积,同时弹体后方的会产生大量破片杀伤其他方向的目标。
在俄乌冲突中,由于前线已经变成了堑壕战,主战坦克在前线基本上都是作为步兵火力支援武器使用,它们的目标首先是敌方的人员和土木工事,因此高爆榴弹成为了主要弹种。当它突然遇到豹2A4,很自然地就把炮膛里的高爆榴弹糊它脸上了。
由于篇幅所限,榴霰弹的内容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