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蒋碧微:和徐悲鸿、张道藩周旋了一生的女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蒋碧微:和徐悲鸿、张道藩周旋了一生的女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40417?commTag=true

蒋碧微,一个在民国时期与徐悲鸿、张道藩纠缠一生的女子,她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爱情与人性。


图源:网络

民国才子佳人分分合合,如同走马灯。但在20世纪风云女性排行榜中,蒋碧微无疑最强势。

“我的爱情像飞蛾扑火,
决绝得不留退路”
蒋碧微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书香之家,她不仅长相出众,而且也富有绘画才华。豆蔻之年与名门望族查家公子查紫含定亲。做少奶奶,开枝散叶,儿孙绕膝。这样的人生一眼望穿,古井无澜。

不过在她18岁左右时,其父亲蒋笙时任复旦大学国文教授,举家迁沪。在上海,前来拜谒的学生络绎不绝,深得父亲赏识的,是徐悲鸿。


图源:网络

徐悲鸿也是宜兴人,才华横溢且小有名气。一次偶然的拜访,让蒋碧薇得以偷偷窥见他的身影。虽说这一眼并未让她立刻陷入情网,但缘分的种子已然种下。蒋父对徐悲鸿向来十分欣赏,常常邀他到家中做客,还不时称赞徐悲鸿才貌双全,日后必有大出息,甚至遗憾地感叹若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她与徐悲鸿相识时,他还是一个落魄的穷小子。蒋碧微看中他的绘画才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中,蒋碧微心中渐渐地对徐悲鸿渐生爱意,当然后者也是。于是蒋碧微放弃了家中给她包办的豪门婚姻,在康有为的帮助下与徐悲鸿私奔至日本。她还为了他改名换姓,从此本名“蒋棠珍”不复存在,只有“蒋碧微”——他专属的“碧微”。

蒋碧微在回忆录中写道:“徐悲鸿俊朗清瘦,举手投足尽是书卷气,望向我的时候,眼眸里满是酽酽的温柔。他大约是喜欢我的。徐悲鸿习画,赠我一幅海棠。‘我喜欢海棠般的女子,出尘绝艳,飒爽高贵。’我抬眼望他,只想到玉树临风。经年习画的飘逸气质,才情与柔情兼备,不经意地暖了近旁的人,蓦地生出想要依靠的错觉。他走后,我细细摩挲那幅海棠,心下黯然。来年,我将嫁作他人妇,这段少女心事也便如烟了吧。查家少爷纨绔天性,曾向家父讨要考卷答案,品行未见端正。婚约一纸,缚住我对婚姻全部的想象。一阵清风,把画作吹拂在地。我赶忙拾起,恰好看到背面小字:卿若海棠。”


图源:网络

因为这场私奔,蒋父面上无光,令蒋家上下演了场“假出殡”,人们说活人办葬礼,兆头不好,是大忌,但蒋碧微却无所谓。她单纯地认为他们将生生世世一双人,黄泉路上都要执子之手。然而在回忆录中她坦言,当自己独卧病榻时,方知那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不过也很正常,那时她才18岁。“我的爱情像飞蛾扑火,决绝得不留退路。”

“你再不来,我要爱上别人了”
到了日本后,徐悲鸿痴迷日本仿制原画,遇见心仪的作品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积蓄很快用罄。

那段时间她与徐悲鸿的日子过得清苦,她曾在橱窗看到一件喜欢的风衣,因为没有钱买而失落的离开。那时的徐悲鸿还未有名气,他四处帮人作画,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蒋碧微则做女工,回家后为君做羹汤。两人靠着薄薪勉强度日,不过她总相信,有朝一日徐悲鸿定能出人头地。

彼时流行怀表,她大半个月没吃晚饭,攒钱给徐悲鸿买了一块。他很感动,做了两枚戒指,分别刻着他们的名字。他常年戴着刻有“碧微”的那枚,逢人便讲,这是他太太的名字。


图源:网络

徐悲鸿谋得了官费出国的资格后,一战一结束,他们就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巴黎求学路。徐悲鸿进入法国最高国立艺术学校学习,而蒋碧微在学校念法语。她说:“我不是旧式女子,懂得顺应时代潮流,免遭淘汰。悲鸿声名鹊起,我作为徐悲鸿夫人,社交礼仪恰到好处,人们都说是一对璧人。”

蒋碧微对爱情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爱人爱她便已满足。徐悲鸿也的确深爱着她,他用为她画肖像画的方式表达着爱意:看书的她、睡觉的她、拉小提琴的她、穿蓝旗袍的她、穿短袖花裙的她,甚至裸体的她……他不厌其烦地描绘着她,他的眼中唯有她,心中更是装满了她。


图源:网络

最终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随着徐悲鸿画展的出名,他名利双收。蒋碧微也跟着住进了大别墅。一日,他们家中来了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儒雅且热情。因为仰慕徐悲鸿而前去拜访,除此之外,给张道藩留下终生印象的是黑头发、白皮肤的蒋碧微。不久后张道藩寄了一封长信,内容情意脉脉,表明心迹。蒋碧微只回复了一行字:“先生一何愚,罗敷自有夫。”


图源:网络

被蒋碧微拒绝后,张道潘满怀失落,并和一位名叫Susan的法国姑娘成婚,但他仍无时无刻不关切蒋碧微。

回到南京后,需徐悲鸿如日中天,并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但随之而来的一封信,让南京的冬天变得格外的凄寒冷。信中说:“快回南京吧。你再不来,我要爱上别人了。”

离了婚,就去打麻将
成名后的徐悲鸿忙于应酬,抗战爆发后,又忙于宣传抗日。蒋碧微埋怨徐悲鸿不能像以前一样围着自己转,于是埋怨、争吵,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出了嫌隙,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


图源:网络

徐悲鸿的画库,满屋满室都是她。柳叶眉,瓜子脸,弱不禁风的寡欢。那时他手上赫然多了枚红豆戒——红豆系他的学生孙多慈(原名孙韵君,徐悲鸿为之改名孙多慈)所赠,他用金子镶成戒指,并刻“慈悲”二字。


图源:网络

蒋碧微冷眼旁观,觉得可笑:他惯会给心爱的女孩改名,善用情侣戒示爱。当初,他给她的是水晶戒,而今,他又戴上孙多慈的红豆戒。爱情道具大同小异,爱情手段如出一辙。

后来,蒋碧微做出挽救家庭的壮举。1932年12月,徐公馆建成,孙多慈以学生身份购枫树苗百株作贺礼,蒋碧微让佣人砍根作薪。聪明如蒋碧微,岂能容枫树以形象代言的姿态公然红艳在房前庭后和卧榻之侧?!

徐悲鸿为孙多慈画《台城夜月》图,以玄武湖畔台城为背景,画中徐悲鸿席地而坐,孙多慈待立一旁,围巾飘扬,天际一轮明月。真乃神仙中人!蒋碧微见到,怎一“酸”字了得!但她没有撒泼,更没有给他难堪。她单是将画作没收,冷冷道:“我在世一日,此画便不能面世。”她以这种掩耳盗铃的手法按摩业已被漠视的自尊。真不知,蒋碧微独自一人时,是否常观画喟叹,于旁观者,画作是艺术之美,于当事者的她,却是剜心之痛!

毕业前夕,徐悲鸿发动多年人脉替孙多慈印画册,为其造势,还亲自出马为孙多慈争取官费留学名额。这次,蒋碧微不再选择隐忍,她写信给负责留学事宜的中方代表褚民谊,不失时机地在那里告夫状。孙多慈留学一事泡汤,徐悲鸿火之,他写信给友人,云“为内子暗中破坏,惯恨无极”,愤恨滔滔,终覆夫妻情舟。

回过头来看,蒋碧微当时的种种举措,虽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之诟,却也可谅解。毕竟,她是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挽救家庭。她放弃养尊处优的少奶奶阔太太式的优渥生话,与他私奔,绝不是为了和另一女人共享他的。女人如灯,她非省油灯,非节能灯,甚至可以说,她是一盏颇耗油的灯,宁为玉碎,不为真全,夫妻经年,他岂掂量不出?尔自愤恨,干卿何事!


图源:网络

最终,蒋碧微还是与徐悲鸿分居。这大概就是夫妻只能共苦却不能同甘的原因吧。那个在贫贱时被宠爱的人,又怎么能接受对方成功后的奚落。在与徐悲鸿分居的那段时间,蒋碧微空虚落寞。张道藩的出现,像一股清泉一样流进了蒋碧微的心里。

南京遭到日军轰炸的时候,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她经常找不到徐悲鸿的影子。而恰在这个时候,张道藩却一次次的帮助她与孩子逃难。此时的张道藩也是有家室的,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位外国女人,两人婚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所以感情出现了裂痕,但因为各种原因,两人不能离婚。于是蒋碧微与张道藩便维系着一种分不开,也不能在一起的畸形恋情。

有一天,蒋碧微写信给张道藩,述说着自己内心的矛盾。张道藩回信中提出四条路,供蒋碧微选择。第一,双方离婚再结合;第二,放弃眼前的一切,双宿双飞;第三,做精神上的恋人;第四,做张道藩的情妇,保持自由;而蒋碧微并没有拿出与徐悲鸿离婚时的决绝,而是卑微的选择了第四条,做张道藩的情妇,并与张道藩情书来往二十年,二千多封情书。

1942年,徐悲鸿回国。此时的他已和孙多慈分手,悔不当初的他想起了蒋碧微,渴望回归家庭。他流泪乞求复合,却遭到了蒋碧微的坚决拒绝。见复合无望,年近五十的徐悲鸿又与19岁的廖静文展开了一段恋情。1945年底,徐悲鸿、蒋碧微正式离婚。那一天,徐悲鸿神情颓丧、脸色苍白,自始至终一直低着头。而蒋碧微在协议书上签字后,竟高兴地去打麻将了。

1953年,徐悲鸿离世的消息传来,那一天蒋碧微顿时泪如雨下!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张道藩始终不肯与原配妻子离婚,但他最后还是将妻子和女儿送到了澳大利亚,与蒋碧微两人过起了双宿双飞的生活。


图源:网络

这样的日子大约过了十年之久,某天张道藩突然说想念妻女,想接她们回来。蒋碧微何等聪慧,怎能听不出其中的真意。她毅然决然地斩断了与张道藩的情丝,卖掉了张道藩给她买大的大房子,将卖房的钱用作养老金,此后,与两个姨孙相依为伴。

1968年4月,张道藩传来病危。蒋碧微得知后,心乱如麻,匆匆赶到医院探望。而这,便是他们的最后一面。张道藩去世十年后,蒋碧微也离开了人世,终年79岁。


图源:网络

1965年10月起,蒋碧微在《皇冠》杂志上发表回忆录。张道藩逐期细读了《皇冠》杂志发表的《我与道藩》回忆录,于1966年9月6日致蒋碧微一函长信,从中可以看出,张道潘离开了蒋,回到了妻子素姗身边。分别七年后,电话中听到蒋碧微爽朗、甜脆的声音时。他犹心跳不已——岂非爱情症候!

蒋碧微比张爱玲强悍,张爱玲离开胡兰成,便“枯萎”了,可离开张道藩的蒋碧微,声音还是“爽朗、随甜”,抛弃之说不攻自破。1953年10月,蒋碧微得知徐悲鸿直到去世时,身边还珍藏着早年与她同在巴黎生活时购买的怀表,当即泪断如珠。一位著名画家研究蒋碧微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蒋碧微回忆录》合订本,《我与悲鸿》占三分之一,《我与道藩》占三分之二,前一部纯粹叙事,后一部情深意长,她对徐悲鸿指责甚多,对张道藩却无一微词。

蒋碧微的情感世界,犹如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她在爱情中勇敢追求,却也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徘徊。她与徐悲鸿的爱情,曾经炽热而美好,却最终走向破裂;与张道藩的感情,虽充满激情,却也未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了爱与恨、欢笑与泪水,是那个特殊时代中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传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