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的危害: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
巴西龟的危害: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
巴西龟,这个被誉为“世界生态杀手”的外来入侵物种,正在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作为杂食性水栖性龟类,巴西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一旦进入自然水体,将对本土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构成致命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巴西龟的生态特征及其入侵危害。
巴西龟属于泽龟科、彩龟属爬行动物,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地区。它们以植物茎叶、小鱼、蜗牛、蠕虫等为食,生长适宜水温为20-32℃,温度低于11℃时开始冬眠,温度低于6℃时进入深度冬眠。
巴西龟的危害
巴西龟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我国已将巴西龟列入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入侵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超强适应性和繁殖力:巴西龟适应性强,繁殖力惊人,在我国几乎没有天敌。在与本土龟类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时,巴西龟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入侵范围广泛:巴西龟虽然名字中有“巴西”,但实际上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地。我国于1987年引入并大量养殖,目前在各地自然水体中均有发现,其对我国自然环境的破坏难以估量。
生态位侵占:由于巴西龟的超强竞争力,一旦进入自然水体,本土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很快就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绝迹。
巴西龟的生活习性
环境
巴西龟是水栖性龟类,性情活跃、好动,对水声、振动反应非常敏锐,一旦受惊就纷纷潜入水中。最适生存温度为20-32℃,11℃以下开始冬眠,6℃以下进入深度冬眠。
食性
巴西龟是杂食性动物,在野生条件下主要以植物茎叶、小型鱼类、蜗牛、蠕虫、昆虫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投喂蔬菜、苹果、香蕉、西红柿、杂鱼、肉类等。
繁殖
巴西龟的繁殖力极强,我国长江流域的繁殖季节为5-8月,一个繁殖期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3-19枚。卵呈椭圆形,长径平均31毫米、短径平均19毫米、重约68克。
巴西龟作为入侵物种,其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认识,加强生态安全意识,共同守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