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泥”相约——太阳沟陶艺馆系列活动
非遗传承,与“泥”相约——太阳沟陶艺馆系列活动
为了科普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走进非遗美学世界,体验陶艺非遗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8月15日,区科协联合太阳沟陶艺馆科普基地带领60余名孩子举办了以“向未来传承万年陶艺”为主题的陶艺手工课。
太阳沟陶艺馆科普基地的科技志愿服务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做细致耐心的讲解,引导孩子走进陶艺世界,认识陶艺,了解陶艺。
从取泥开始,孩子们亲手体验陶泥团成圆球的形状的过程,用心感受泥土在手中的变化。
先找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的用大拇指在中心轻轻的按压下去,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陶艺的魅力。
再将泥放在转盘上,逐渐扩大,边转动边用手轻轻的捏泥,慢慢的将洞扩大。孩子们像是“小小达芬奇”,享受手工制作带来的惊奇。
接着开始提拉,用中指和食指捏住杯身,轻轻的把泥巴往上面提拉。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慢慢操作,编织素材描绘未来。
仔细做好底部抹平,孩子们将泥压出一个圆形平面作为杯子的底部,控制好想要的底部大小,用手把底部抹平整,动手操作培养了孩子们对陶艺的喜爱和亲和力。
还要认真感受杯身,孩子们一边转一边感受杯身的薄厚,两手捏住杯身微微往中间收拢,边挤边往上带起,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此时陶艺不再是抽象的知识。
最后边口平整,孩子们用海绵夹住边口抹光滑,这样一个蕴含着孩子们朝气的直口杯就灵动的呈现出来了。
为自己制作的杯子装饰的过程,既是一次创作,又是一次心灵对话,更是一次自我表达的尝试。课堂上孩子们做了各种各样的杯子,独特的形状、图案和结构,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孩子们创造力与想象力。
万物入清秋
清风解暑意
通过此次活动,科技志愿服务老师不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了陶瓷制作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领略了传统文化之美;更让孩子们认识到陶艺不仅是一块泥巴,还是一种教育、一种传承。这次“向未来传承万年陶艺”为主题的陶艺手工课从孩子们的指尖传递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无穷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