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肺潜水与自由潜水的区别:从装备到证照的全面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肺潜水与自由潜水的区别:从装备到证照的全面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mmo-depot.com/blog/posts/diving?srsltid=AfmBOopDrlyOEYlTtqM5iG6rs8U3aGrfD1ID-peDGaE4xPQ56FC9JP2R

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是两种常见的潜水方式,它们有什么区别?潜水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需要哪些装备?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水肺潜水与自由潜水的差异、潜水注意事项、不同水肺潜水证照的特色与课程内容、常见潜水装备,以及潜水摄影器材推荐。

一、潜水前必读小知识!什么是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差在哪?

潜水是一项非常迷人且有趣的运动,能够探訪海底世界,将海中美景尽收眼底。而潜水最常被提及的,不外乎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那这二者有何区别?以下我们详细说明:

水肺潜水

水肺潜水(Scuba diving)是一种使用气瓶和呼吸装置等装备辅助进行的潜水方式。通过这些特殊装备,潜水者可以在水下停留30至60分钟,并在不同深度下潜行,近距离观察海洋生态、珊瑚礁、沉船等水下景观,以及进行水下摄影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自由潜水

自由潜水(Freediving)则是不使用气瓶或其他呼吸装置,凭借潜水者自身的呼吸和闭气技巧,在水下进行探索和活动的潜水方式,经训练一般可在水中停留60至120秒左右。

由于自由潜水必需完全依靠自身的呼吸来进行潜水,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水性、体能和心理素质,潜水者需要训练控制呼吸、延长屏息时间、平压、提高深度控制能力等体能及技巧,同时保持冷静和专注,以确保潜水过程的安全性。

二、不会游泳能潜水吗?潜水注意事项、常见问题总整理

(一)潜水常见问题

看到这里,不少人可能会好奇,潜水不会游泳可以吗?哪些人不适合潜水?以下为大家一一说明。

Q:不会游泳、怕水的人可以潜水吗?

就算你不会游泳或怕水,仍然可以尝试潜水!不过刚开始会比较建议选择“水肺潜水”,因为进行水肺潜水时,潜水者身上通常会配置浮力控制装置(BCD),充气后就像穿着一件救生衣,让潜水者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并增加安全感,且因为有气瓶和呼吸装置辅助,下水后不需要憋气,对怕水的人来说,也许能减轻一大心理障碍。

Q:哪些人不适合潜水?

由于潜水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运动,因此在参加前务必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发生危险,若你有以下状况,建议先寻求医师的专业意见,再考虑参加潜水活动:

  • 呼吸道/肺部相关疾病患者,如感冒、气喘、气胸等。
  • 心血管相关疾病患者,如心脏病、狭心症、心律不整等。
  • 脑神经相关疾病患者,如癫痫。
  • 心理疾病患者,包括幽闭恐惧症、焦虑症、忧郁症等。
  • 其他身体状况,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孕妇、宿醉者等。

(二)潜水注意事项

不管是水肺还是自由潜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为了避免出现生命危险,从事潜水活动时请务必找到可以互相照应的潜伴或值得信任的人员、教练陪同,同时遵从以下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别刻意憋气、抬头

在水肺潜水时,肺部会受到水压压迫,为了避免肺部受伤,切勿刻意憋气,请保持正常呼吸,以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而在自由潜水期间,注意不可以抬头,否则肺部会遭受挤压,导致流鼻血或吐血等状况。

注意事项 2:做好耳压平衡

当我们下潜时,水压会对耳膜造成压力,可能导致耳膜变形。为了鼓动耳膜并平衡体内空腔的压力,潜水时必需做好耳压平衡,建议每下潜1公尺就要做1次,以下提供3个耳压平衡方法:

  1. 阀式耳压平衡法(Valsalva maneuver):先捏住鼻子,用嘴巴深吸一口气,然后闭紧,接着再用鼻子吐气。
  2. 弗兰泽尔动作(Frencel maneuver):一样先捏住鼻子,然后将舌根抬起至上颚。

注意事项 3:不要触碰水中生物

在潜水过程中,千万别乱触碰珊瑚、海龟等海中生物。身为潜水者,应该以尊重和保护海洋生物为首要任务,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干扰它们的自然生活。此外,有些保育类生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随意触碰可能会引发罚款问题。

注意事项 4:单次潜水后12小时内不能搭飞机

根据卫福部资料指出,为了避免潜水夫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单次潜水后的12小时内不得搭乘飞机,而多次潜水则要隔24小时才能搭机。这是因为在水肺潜水时会增加血液中氮气的浓度,而在飞机上,气压会急剧下降,可能导致氮气过度释放而引发潜水夫病。相对地,自由潜水不会产生与氮气相关安全问题,因此在自由潜水后并无搭乘飞机的限制。

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好奇,那自潜完可以水肺吗?这是可以的!不过若潜水者是先进行水肺潜水,再换成分自由潜水,根据SSI官网资讯表示,需要遵守水肺潜水后至少24小时才能进行自由潜水的规定,这同样是确保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将过多的氮气排出,避免潜水夫病的发生。

📢什么是潜水夫病?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表示,潜水夫病又称为减压症,是一种因体内压力调节不当而引发的病症。当潜水者在水中呼吸氧气时,身体组织会吸收氮气,若此时迅速升至地表气压而未进行适当的减压,体内的氮气便会因排出速度过快而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可能会阻塞血管或损害组织,导致关节疼痛、皮肤红痒、全身倦怠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 5:注意潮汐

最佳潜水时间通常是在满潮或干潮前后1小时的平潮时段。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潮水的流动相对平稳,避免了涨退潮时可能出现的低能见度和落差水流。

若要查看最佳潜水的时间,可以参考中央气象局提供的潮汐资讯或者使用相关的应用程式,例如可以看浪高、浪向、波长跟潮汐状况的APP-Windy,确认是否适合下水。

注意事项 6:潜水前适当训练

水肺装备重量约为20公斤左右,若加上水底压力与水流,对于身材纤细、瘦小的人可能会有辛苦,因此,在潜水前进行一些适当的训练,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减轻重装备带来的负担感。

三、水肺潜水证照有哪些?没有证照也能水肺深潜吗?

(一)水肺潜水证照介绍:系统特色与课程内容

水肺潜水证照可分为4大系统,分别是PADI、SSI、CMAS、NAUI,这些系统的课程内容相似,因此选择任何一个系统的水肺证照都能够参加国内外的潜店活动。

下方用全球市占率最高的PADI潜水系统为例,说明OW初阶水肺证照的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

  • 知识课程:透过书面或线上教材,并由教练解说,让学员了解水肺潜水的基本观念和原则。
  • 平静水域课程:通常在深度较深的泳池或是平静海域进行,学员会实际操作1支气瓶,进行装备组装、基础水肺技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
  • 开放水域课程:实际前往海边进行潜水,学员会使用4支气瓶,应用之前学到的水肺技巧和知识,练习应对紧急情况。

PADI潜水系统的考核标准包括通过潜水理论课程和笔试,以及在平静水域完成1次潜水训练,在开放水域至少完成4次潜水训练。

(二)水肺潜水深度可以到多深?没有证照能参加什么活动?

深潜具有危险性,为了安全著想,必需事先取得相应的潜水证照。一般来说,只要拥有合格OW/AOW证照,便可参与深潜活动,持有OW证照可下潜至18米内的深度,而持有AOW证照可下潜深度为30米内。

不过没有潜水证照,还是可以进行潜水活动,只是仅限于浮潜或是参与由教练带领的体验水肺潜水(Discover Scuba Diving,DSD)。

除了水肺潜水之外,在自潜前建议也要先学习潜水的技巧与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确保自身安全,若遇到突发情况也会知道该如何应对。

四、潜水前要准备哪些工具?常见潜水装备介绍

在进行潜水活动时,潜水装备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能够确保潜水者的安全,同时也能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潜水体验,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水肺潜水装备:

水肺蛙鞋(Fins)

水肺蛙鞋分为调整式和套脚式2种,前者需要穿上潜水套鞋并根据个人尺寸进行调整,后者则可直接套上。

通常在水肺潜水时会用短蛙,这是因为短蛙能够让潜水者在水下移动时更灵活、轻松,同时提供足够的推进力。相对地,长蛙则更常用在自由潜水,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大的推进力,使潜水者能够更有效率地在水中滑行和潜水。

水肺面镜(Mask)

当潜水者置身于水中时,水肺面镜能够有效地防止海水直接进入鼻腔,帮助潜水者保持呼吸顺畅。此外,面镜的密封设计还能够防止水汽进入镜片内部,确保视野清晰。

水肺防寒衣(Wetsuit)

水肺潜水衣必需合身才能有效保暖。合身的潜水衣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形成一个隔离保护层,有效防止失温。同时,潜水衣还能防止皮肤受到海洋生物螫伤、被礁石割伤或晒伤。

水肺潜水帽(Diving hat)

除了防寒衣之外,有些人在下潜时会配戴潜水帽。这是因为潜水帽能够防止头部受到碰撞、擦伤,同时也有助于在潜水过程中保持头部温暖,减少体温流失。

浮力控制装置(BCD)

浮力控制装置又称为浮力控制背心,属于水肺重装备,以气囊、充气阀、排气阀等组成,其主要功用为帮助潜水者在水中保持姿势平衡,并调节上浮和下沉时的浮力。

水肺呼吸管(Snorkel)

呼吸管是由一根管子和一个咬嘴组成,较常用在海面浮潜,让浮潜的人可以不用一直抬头上水面换气,进一步节省体力。

而在进行水肺潜水浮游时,呼吸管也可以帮助潜水者节省气瓶中的气源,透过呼吸管在水面上呼吸,潜水者可以将气瓶中的气体保留下來,延长时间。

呼吸调节器/二級頭調節器(Regulator)

水肺呼吸调节器由一级头、二级头、备用呼吸器等组成,其主要功用是将气瓶中的高压空气,转换为正常压力的空气,一级头连接气瓶,二级头连接呼吸器,让潜水者在水下也能自由呼吸。

水肺气瓶(Tank)

气瓶是一种储存高壓空气的容器,有不同的容量大小,可供潜水者在水下进行不同时间、范围的活动使用。一般而言,潜水者不用自行购买气瓶,向潜水店租借即可。

配重铅块(Lead Weight)

潜水者会在腰部固定一条类似皮带的带子,上面悬挂着铅块。配重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水肺潜水者在水中保持下沉的姿势。

配重的重量取决于个人的体重和潜水经验。对于新手而言,配重的重量通常约为其体重的10分之1。随着潜水经验的增加,配重会逐渐减少,多数潜水者在取得足够的潜水经验后,配重通常仅2至3公斤左右。

自由潜水所需的装备相对简单,一般仅需面镜、呼吸管、蛙鞋、配重和浮球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水肺与自由潜水都需要面镜、蛙鞋等装备,但两者的装备有各自特定的设计和功能,所以不建议混用!

五、完美捕捉海底美景!潜水摄影器材推荐

潜入海底世界后,除了能用肉眼看到美妙的海底世界外,不少人也会透过相机捕捉最真实的海底景色,而为了确保在海底环境中能够顺利拍摄,潜水者要好好地选择摄影器材。

(一)水下录影推荐首選:GoPro 運動相機

GoPro 相機具有輕巧、耐用、易於攜帶的特點,能夠在各種環境下拍攝出高質量的影像,其水下攝影功能尤其出色,能夠捕捉到清晰的細節和豐富的色彩,即使在水下光線較暗或水流較強的情況下也表現優異。

GoPro 相機通常具有防水功能,可以在水下深度達 10 米的情況下使用(若是進行水域深度活動建議還是加裝防水殼較為安全),並且配備各種專業的攝影和錄影模式,讓潛水者能夠根據不同的拍攝需求進行調整。



(圖片提供/凱西 Cathy/Wen Hsin🇹🇼)

而 GoPro 目前有多個款式可供挑選,包括GoPro HERO 12、GoPro HERO 11等,可依自身需求去挑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