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域线票价听证会召开: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专家建议推行多样化票种
上海市域线票价听证会召开: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专家建议推行多样化票种
上海全新修建的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即将于今年年底开通运行,包括机场联络线在内,上海目前共有6条在建的轨道交通市域线,总里程336公里。市域线的相关票价怎么定?受到各方关注。昨天,本市举行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听证会,听取社会各方对票价机制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提交听证的基准费率主要有两个方案:
(1)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
方案一:实行单一费率,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5元。
方案二:实行阶梯费率,分三段累计收费。乘客乘坐距离0-20公里(含2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8元;20-40公里(含4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4元;40公里以上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0元。
(2)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的市域线,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37元。
听证会上,参加人认真审阅了制订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方案、申通地铁集团关于市域线乘客优惠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市域线成本预测情况。参加人认为票价机制方案综合考虑了企业运营成本、市民承受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因素,总体合理。
大部分参加人支持方案一,认为单一费率相对简单明了,方便乘客计算自己的出行成本;并且从线路长度和客流特征来看,大多数乘客乘坐里程在40公里以内,方案一票务支出较低。
同时,听证会参加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就票价机制方案、乘客多样化优惠措施、企业控本增效、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比如,有参加人建议:市域线的乘客可以分为通勤乘客和旅游乘客,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应针对不同的群体来制定不同的票价;目前,上海地铁有一日票、三日票等不同票种,希望能够在市域线里推行;建议对市域线、市区线以及其它公共交通,能够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公共交通优惠方案;由于市域线的运营周期长,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数据和成本变化,未来可在定价方案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保证市域线的可持续运营。
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申通地铁集团等对听证会参加人普遍关心的事项分别作了回应,表示将在机场联络线运营后,结合客流等实际运营数据,研究适时推出市域线多样化票种;为乘客提供站站停、大站车等多样化选择;推进市域线与地铁一码通行、便捷换乘;强化市域线与各类交通方式的衔接。
听证会后,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申通地铁集团将充分考虑听证会及其他形式征求的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对定价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作进一步完善后,按规定程序报市委、市政府。方案确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