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幽门螺杆菌,碳13和碳14哪个更准?
查幽门螺杆菌,碳13和碳14哪个更准?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癌强关联的I类致癌物。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幽螺检查“金标准”是尿素呼气试验,分为碳13和碳14两种。这两种检查方法在准确性上相差无几,都可达95%以上。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区别、操作要点以及预防措施。
作为一种与胃癌强关联的因素,
幽门螺杆菌
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
I类致癌物
常见的“吹气试验”
可以快速准确地揪出这种菌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
有些人测的是碳13
有些则是碳14
这两种检查有什么区别?
哪个更准确?
碳13、碳14呼气试验的区别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
幽螺检查“金标准”
就是尿素呼气试验
分为两种:
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
从准确度上来讲
两种试验区别不大
准确性达95%以上
碳13、碳14呼气试验
在具体操作上,
主要有以下区别:
1、吹气次数不同
进行碳13呼气试验时,
受检者需在服药前、服药后
30分钟各收集一个呼气样本,
将两者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
但单次吹气时间短。
因为机体内有1%左右的碳元素
是同位素碳13,
检测时需减去。
但由于机体所含碳14的量
基本可视为不变,
所以碳14呼气试验
吹一次气便可进行检测,
但单次吹气时间较长,
约1~3分钟。
2、放射性不同
碳13是碳的稳定同位素,
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各年龄段均可选用。
碳14是碳的不稳定同位素,
具有一定放射性,
但与日常生活中
接受的辐射相比,
一颗碳14尿素胶囊辐射量极小,
相当于吃16根香蕉
或坐1.5小时飞机,
远低于每人每天所受的背景辐射。
除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外,
两种尿素呼气试验的
区别并不大,
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3、基准值不同
碳13呼气试验的测定结果
以超基准值DOB表示,
DOB值>4,则判断为阳性。
一般情况下,
碳14呼吸试验的正常值为100以下,
超过100即为阳性,
但由于采用的测量设备、
试剂可能不同,
碳14的检测值与正常值上限
也不相同,
受检者遵照医生的指导即可。
如何准确测幽门螺杆菌?
准确测幽门螺杆菌,
“吹对气”对受试者来说至关重要。
检测前需空腹或禁食2小时以上,
无需刷牙或漱口。
C13呼气试验
第一次吹气前不可深吸气,
中途不能有停顿。
随后,受试者用饮用水
(最好为80~100毫升)
送服一粒C13胶囊,
静坐30分钟,禁食禁烟,
避免到处走动。
第二次吹气:
切忌倒吸集气袋中的气体。
C14呼气试验
只吹一次,
吹气注意不要将口水吹进去,
可以换气但不能倒吸。
4种情况可能造成结果“假阳”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 一个月以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敏感药物或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
- 存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部分胃切除手术等情况;
- 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潴留、胃动力异常等;
- 呼气检测值在临界值附近。
以碳14呼气试验为例,
正常值为0100。6个月后复查,
比如,检测值为“1000”的患者
可确定已感染幽门螺杆菌,
但如果数值在“100”附近
且自我感觉无症状的,
建议观察3
再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预防措施
在中国,
近一半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很多人却并不自知。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40%~60%,
是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国家。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
多引起慢性胃炎,
不一定有明显症状,
或者只有很轻微的症状,
容易被忽视。
如果胃不舒服
(比如上腹痛、反酸、
烧心、胀气、打嗝等),
建议去医院检测幽门螺杆菌。
健康的成年人,
无论男女,
也可以将幽门螺杆菌的监测
作为体检项目进行常规筛查。
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
不经治疗很难自行清除。
1. 家庭实行餐具专用制
不管家庭成员
是否有幽门螺杆菌,
都建议实行专碗专筷,
不仅有效的避免
幽门螺杆菌的家族性传播,
还可避免其他疾病的互相传染。
2. 聚餐实行公筷制
多人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3. 餐具定期消毒
对于使用过的碗筷
在洗干净之后,
放到消毒柜蒸煮消毒。
幽门螺杆菌在100℃的温度、
30分钟后就可以被杀死。
4. 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大人更不能用嘴巴
去亲孩子的嘴,
也不要用嘴去吹凉食物,
很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5. 饭前便后要洗手
幽门螺杆菌及其他致病菌
可能会随着大便排出,
如果一不小心粘到手上,
则有可能造成自己
二次感染或者传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