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趣发布《2024彩礼研究报告》:全国平均彩礼钱为12.27万
他趣发布《2024彩礼研究报告》:全国平均彩礼钱为12.27万
近日,他趣发布《2024彩礼研究报告》,通过对"70后"到"00后"的结婚彩礼情况进行调查,揭示了当前我国彩礼习俗的现状。报告显示,近八成人的家乡存在彩礼习俗,全国平均彩礼金额为12.27万元,江西以12.52万元成为"最贵"省份。
彩礼习俗现状:近八成地区存在彩礼习俗
调查显示,77.93%的受访者表示其家乡有彩礼习俗。在彩礼决定权方面,超八成人认为应由双方家庭协商决定,仅有不到一成人认为应由男方或男方父母决定。
全国彩礼金额差异显著:江西最贵,广西最便宜
2024年全国彩礼钱平均值约为12.27万元。其中,广西以6.56万元居彩礼钱排行榜倒数第一,其次是云南和广东。而江西、福建和天津位列全国彩礼钱排行榜前三,其中江西以12.52万元成为我国结婚"最贵"省份,平均彩礼钱超出广西2.67倍。
除了金钱外,全国多地还保留着特色的彩礼物件民俗,包括三金、五金、床上用品、家电等常见物品,以及别具地域风情的马、牛、羊等牲畜,还有一些别具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习俗礼仪。
男女对彩礼态度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在对于彩礼存在的态度上,33.23%男性认为彩礼只是一种家乡的风俗,甚至对大多数男方家庭来说是单独背负的压力,而只有21.68%的女性这么认为。有15.9%的女性和14.46%的男性认为彩礼是报答女方父母养育而给予的经济补偿。比较受关注的是,有54.93%的女性认为彩礼是男方在婚姻中的承诺和责任,也是检验门当户对的标准之一,而男性只有女性人数的一半,达20.38%。另外,只有2.84%的女性是为了面子、攀比心理或是展示身份地位,而同样原因的男性则高达21.76%。
彩礼金额期望值差异导致婚事难定
彩礼为什么会成为婚前的一道坎?很大部分原因是男女双方对待彩礼钱的期望值有所差异,占比最高39.44%的男性最倾向合理的彩礼钱是5至10万元,其次是五万元以内,占比29.21;女性有44.85%认为10至20万元比较合理,其次为5至10万,占比22.42%。仅有6.6%的男性和4.49%的女性认为不接受和不需要彩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彩礼拉锯战往往会让两个家庭表面上喜气洋洋,实际暗流涌动,所以谈崩的例子自然也就不在少数了。
因此,像"女子因彩礼和相恋8年的男友分手" "因为彩礼谈崩了,我分手了"等相关新闻层出不穷。《报告》调查显示,75.37%的人曾有过"因彩礼谈崩而分手"的经历,其中身边人经历过的占比58.89%,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占比16.48%,仅有24.63%的人表示并没有相关经历。
"零彩礼"观念逐渐被接受
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地方提倡结婚"零彩礼",也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婚姻的真正含义,追求更加幸福和健康的婚姻生活。那么,当代单身青年对于"零彩礼"持有怎样的看法呢?《报告》调研显示,有41.35%的女性表示可以接受,而男性则为86.62%。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有了更多自信和底气,彩礼不再是女性婚姻幸福的限制条件。
举行一场"不比彩礼比幸福"的集体婚礼,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主题宣讲,向新人发放倡议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如今,很多地方发出倡议、组织活动,抵制高价彩礼。不仅如此,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点名"高价彩礼",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指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低彩礼" "零彩礼"悄然成风,高价彩礼得到一定遏制,群众在婚嫁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摒弃婚嫁陋俗正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行动。受访专家表示,"天价彩礼"现象,仅靠一纸禁令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更重要的是加强宣传,持续改善社会风气,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来自河南新乡的杨先生认为彩礼和嫁妆是两家扶持一个新家,现状90后的父母应该都不会把彩礼钱自己装着,在丈母娘手上转一圈,最后还是应该回归到小家庭;吉林的杰先生认为结婚会自己去赚彩礼钱,父母的钱是他们自己的,合理范围内的彩礼钱还是能自己攒够的。山东淄博的安女士认为有没有彩礼不重要,两人相爱就好,三观一致才是未来幸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