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汪梓堃:用青春之光,点亮社区平安之路
"00后"汪梓堃:用青春之光,点亮社区平安之路
刚入警不到一年的"00后"上海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汪梓堃,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可不轻。从警校的"象牙塔"一头扎进社区这个"大熔炉",他迅速调整状态,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担当故事。
以情动人,巧化矛盾,成为社区和谐"黏合剂"
社区警务工作千头万绪,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关键。汪梓堃秉持"预防先于排查,排查先于调解,调解先于激化"的理念,深入社区走访,及时发现那些还在萌芽状态的矛盾。
"小汪警官,你快来评评理!"2025年1月8日,汪梓堃接到辖区群众的急切求助。原来是一对夫妻,因为生活琐事积攒了不少矛盾,沟通不畅让关系愈发紧张。最近,家庭经济和子女教育问题又成了导火索,两人激烈争吵,甚至动起了手,这不仅搅得家里鸡犬不宁,也影响了邻里。
得知情况后,汪梓堃立刻联合社区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组成调解小组,主动介入。调解时,他以情开路、以理服人、以法为据。先耐心倾听夫妻双方的委屈和诉求,了解矛盾根源,再针对他们的情绪进行疏导。接着,结合法律和家庭伦理,给他们讲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经过多次调解和耐心劝说,夫妻二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最终,这场家庭风波圆满平息。调解结束后,妻子李女士感慨:"要不是小汪警官和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可能就散了,现在才明白,家庭和谐得两人一起努力。"
汪梓堃说:"社区工作就像块硬骨头,但要了解真实情况,就得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回应好群众的期盼。"2024年以来,他已经排查化解126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5%。
群防群治,筑牢防线,变身社区平安"守护星"
社区平安,离不开群众的力量。汪梓堃积极发动社区治保会、义警队员等,让大家一起参与到治安巡逻、应急处理、隐患排查和法制宣传等工作中,牢牢守住辖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好氛围。
"小汪警官,幼儿园门口有人吵架!"治保会成员打来电话。当时正在另一所学校执勤的汪梓堃立刻赶到现场。原来是两名学生家长为了停车位起了争执,情绪激动还互相推搡,把幼儿园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影响了其他家长接送孩子,也扰乱了幼儿园秩序。
"幼儿园门口是孩子们的必经之路,这样争吵不仅阻碍交通,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汪梓堃和治保队员一起耐心劝说争吵的家长。一番话后,家长们认识到错误,主动移开车辆,道路恢复畅通。
在场家长纷纷点赞,张女士说:"社区民警每天上下学都来,治保队员也认真负责,看到他们巡逻,我们接送孩子特别安心。"
除了日常巡逻和调解矛盾,汪梓堃还组织治保队员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发资料、办讲座、搞应急演练,向居民普及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截至目前,馨和苑社区治保会已调解23起矛盾纠纷,协助开展16场普法安全教育,2000多名群众受益。
情系百姓,真诚服务,成为社区居民"暖心人"
社区民警离群众最近,汪梓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办实事、解难题。
在一次巡逻时,汪梓堃发现一位老人在路边徘徊,神情迷茫又无助。他赶紧上前询问,可老人说话含糊,说不清自己是谁、住哪、家人电话。汪梓堃判断老人走失了,便把他带回警务室,递上热水和食物,安抚老人情绪。
为帮老人找家人,汪梓堃在社区微信群发寻人信息,联系附近社区和物业询问。同时,他耐心和老人交流,从只言片语中找线索。终于,老人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和大概住址。汪梓堃据此联系到社区居委会,确认老人身份后,成功联系上家属。家属激动不已:"太感谢你了,警察同志!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
青春因磨砺而闪耀,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00后"社区民警,汪梓堃会继续扎根社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用执着和坚守续写平安故事,让青春在"鸡毛蒜皮"中绽放藏蓝光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