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非楚门,人人皆是楚门
人人皆非楚门,人人皆是楚门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讲述了一个从出生起就被置于电视真人秀中的主人公楚门的故事。这部电影引发了人们对隐私、自由、真实与虚假等话题的深入思考。北京大学学生邓文欣从多个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深入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精彩解读。
《楚门的世界》电影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第一次听说《楚门的世界》是在一部综艺中,并从中了解到了“打破第四面墙”的概念,于是便一直对这部电影心存好奇与向往,终于寻得了闲暇得以观赏全片,感触良多,以下是从影片中的导演、观众、楚门以及我们自身的角度进行的一些个人解读。
“乌托邦”政体
看完电影之后再细品《楚门的世界》这个电影名,第一个联想到的词便是“乌托邦”政体,或许是因为近期在读哲学类的书,于是联想到了这个相对哲学的概念。乌托邦思想旨在探求在不同时期之下人们所追求的良善政治生活是什么的问题,而电影中为楚门构建的这个世界,一切都由导演背后操控,从来不会有真正的危险来袭,逃离之前的楚门又未尝不是活在一个乌托邦之中呢?
片中的导演为楚门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并自认为比楚门更加了解他自己,无疑,他像一位真正的父亲一般爱着楚门,他希望楚门得到幸福,一帆风顺,不受伤害。慈父之心不难理解,可构建这样的乌托邦真的可能吗?
让我们试想,构建一个如楚门的世界般本质上安全的政体,人民接受统治者灌输的理念,社会的一切都正常运转,看起来无比美好,因为统治者将一切可能的风险都规避在了社会之外,先不谈是否可能实现,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并悦纳这样的政治体系呢?
其实,从电影中几个主要角色的选择与行为,便可见一斑:美露与马龙,两个在楚门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明知身处戏中,却仍乐在其中,并尽自己所能阻挡楚门的离开,甚至在影片的开头对美露的采访中,她说了这样一段话:“‘真人表演’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生活,美满的生活(a truly blessed life)”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对生活在乌托邦之中持以积极、享受的态度;而反观楚门,在发现不对之后,他想尽各种方法试图逃离,最终不惜以死亡的代价换取他眼中的自由,在找到出口之后面对漆黑的、未知的一切,仍毅然选择了离开,在他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对乌托邦体制的强烈反对与激烈抗争。
或许我们可以用楚门没有见过现实世界的黑暗或是渴望与施维亚再度相逢来为他与旁人截然相反的选择做出解释,但不可否认,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千万观众包括观影的你我,都为坚定选择离开的楚门而欢呼、而感动,说明至少在我们眼中,逃离乌托邦是一件合情合理之事,甚至是值得称颂的壮举。可既然乌托邦为我们规避了一切风险,让我们得以健康幸福地生活,我们又为何歌颂逃离呢?因为我们渴求真实。
乌托邦乐园建立在谎言与欺骗之上,一切都如空中楼阁、梦中泡影,一旦出现裂缝,崩塌只在一瞬间。若无其事地粉饰太平太难,当我们发现谎言的那一刻,我们便会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即便姓名、身份、工作、气候、人际关系的虚假在一部分人看来并不可怕,那情感呢?当一切事件甚至物体都是假象,谁又能不去怀疑语言与情感的真假呢?“人是依赖记忆而存活的生物”,而若与我们共创记忆的人只把你当作一个虚假的角色,记忆本身便也成了虚无的梦幻,我们又能如何聊以慰藉?因此,尽管人们贪图乌托邦的安稳,但若有人想要真正构建乌托邦政体,只能是痴人说梦。
社会中的窥探者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影片中许多拍摄楚门的镜头都是以“眼睛”的形状表现的,这不仅代表了有许多双眼睛正在观看节目,节目本身类似真人秀的性质也使得这一观看的举动带上了些许的阴暗色彩。“眼睛”像是一个可怕的跟踪者,从楚门出生开始,便无时无刻不跟随着他:学习、工作、恋爱、睡觉……楚门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眼睛”的监视。楚门作为节目的“主演”,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却也偏偏是唯一的不知情者。我们很自然地便会提出质疑:这样的拍摄行为是否是对楚门人格的不尊重?甚至,这样的行为是否违法呢?演员拍摄作品或是艺人参与真人秀,都是处于自愿或是为个人谋取利益,但是楚门却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镜头入侵了生活中的一切,导演甚至试图在之后的拍摄中直播他的性行为。这对楚门的隐私权是一种极大的侵犯,而这一直播节目的火爆,也体现出社会中人们喜欢窥探他人隐私、并以此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一心理。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当代社会,在互联网普及且高速发展的现在,人们的私生活渐趋公众化,隐私被摆上台面恶意揣摩,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处处皆是窥探者。
光鲜亮丽的明星艺人,在舞台上、在屏幕中是万众瞩目的发光体,在生活中,却是被私生、狗仔围追堵截,私生活被摆上台面供人观赏的丧失自由的可怜人;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没有被网络上偏激固执的发言所影响,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不同的意见,却因触犯了别人的利益而被人肉、被网暴,个人隐私全部公之于众,以上的事例数不胜数。人们都有窥探欲,渴望知道别人的生活,试图观摩他人的隐私,即便明知不可为。
人人皆是窥探者,人人皆有窥探欲,这也是楚门能成为明星的原因,可我想,楚门并不愿意成为这个所谓的明星。窥探楚门的一举一动,是一种违背了当事人意愿的侵权违法行为。然而尽管身处局外的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是建立在隐私权与生命主宰权丧失之上的娱乐大众,但若我们身处局中,又是否能明白这一点,并抵制这样的行为呢?人是社会群居动物,不可能避开与他人的交往,从影片中,我们应该学会交往中注意分寸,尊重他人隐私,不做害人害己的窥探者。
虚假之外
当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一场戏,当好友、爱人、父母都只是与自己搭戏的演员,当一直以来的观念与信仰崩塌,我们该何去何从?影片中的楚门给出了属于他的答案: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奔赴可能并不如意但却更为真实的现实世界。
影片中观看直播的观众和影片前的我们,想必都为楚门感动、为他高兴,但在感动过后,我不禁思考,楚门是真的逃离了这个虚假的世界了吗?标志着出口的门后是漆黑的一片,究竟意味着并不完美的现实世界,还是代表另一个更大、伪装得更加完美的“楚门的世界”呢?若楚门真的如他所希望的一样,进入了现实世界,我想,片中的不合理之处也未免太多。
从出生到逃离,在这个世界中待了这么久的楚门包括其他演员不可能始终保持健康,那么就必然需要真正的、能够治病救人的医生来治疗,可剧中扮演医生角色的演员连手术刀都无法辨认,不会一点医术,又如何治病呢?在楚门的成长过程中,他难道不会觉得不对劲吗?美露作为楚门的身边人,无数次十分突兀而不自然地为使用的产品打广告,并且直视镜头——楚门认为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在之前的这么多年,楚门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不正常;世界的出口设置在海的另一边,除楚门之外的其他人都是演员,或多或少会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么,他们若要到达海的另一边,必然需要至少一个会驾船的人,连楚门的“父亲”也曾带楚门在海上航行,可当楚门出逃,却无人会驾驶船只,无人能追踪,这不是略显荒谬了吗?最终的出口,不仅用一个明显的楼梯提示了楚门,上面还特意标注了“EXIT(出口)”字样,门一推就开,这未免也太过轻易了。
这一切的不正常,都令我不禁思索,楚门是真的逃离了虚假的直播世界吗?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收看节目的观众开始对楚门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烦,收视率下降,于是导演组决定排演一场不一样的戏——楚门的出逃:他们故意穿帮,让楚门发现不对劲;又故意阻拦他,不仅使他更想逃离,也让他确信,自己试图去到的地方的确是现实世界;当楚门找到他认为的出口时,把一切障碍都缩到最小,让楚门得以顺利出逃……然后呢?楚门进入的会不会是另一个更大更难以辨别的“楚门的世界”呢?接下来楚门的生活又是否会成为第二季真人秀再次播出呢?我们难以确认。
又或者,一切真的只是巧合,正如片中的导演所说:“他随时可以走,假如他稍有野心,假如他下定决心要查出真相,我们无法阻止他。”楚门或许发现了一切异常,只是始终逃避,不愿意打破眼前虚无的美好,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拒绝“桃源”这一个乌托邦。
虚假之外究竟是什么?是楚门所追求的真实,抑或是更大的虚假?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我们敬佩楚门,因为他敢于做出选择,敢于逃离社会假象。无论虚假之外是什么,楚门这个人本身是真实的,他所做出的选择也是真实的,这对楚门来说,或许就已经足够了。正如片名——The Truman Show,楚门的名字便体现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尽管身处虚假之中,但他不愿粉饰太平,不愿沉溺于虚妄的美好,不负其名,他是虚假幻象中的唯一真实。
而除了敢于打破美好的幻境,追求真实的世界之外,楚门最令我敬佩的一点是,对一切抱以善意。他日复一日地与邻居问好,总是挂着大大的笑容,即便在发现自己的生活都是被别人所导演,他在离开这个世界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不是抱怨或憎恨,他留下了一句充满善意与美好的台词,带着我们熟悉的笑容,优雅地鞠躬,如同演员在向支持他的观众们谢幕。我难以言表在看到这一幕时所受到的心灵震撼,那是即便在楚门宁愿被海水浸死仍选择反抗时也不曾带给我的,楚门心中始终保有的善意与温柔,是他最难得宝贵的财富,也是最令人感动的特质。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那我想,楚门一定是真正的英雄,在导演一厢情愿为他建造的乌托邦之中,他的隐私被侵犯,自由被束缚,他被欺骗被蒙蔽,却未曾有过丝毫怨怼,相反,他选择了感激,感激这个乌托邦所给予的安稳与顺利,最终体面地离开,毅然奔赴自己选择的真实人生。
人人皆是楚门
楚门离开,直播结束,观众为之欣慰喝彩,然后回回神讨论下一个要看的节目。多么平常又乏味的生活,一如发现真相之前的楚门。楚门的生活被影片中的观众甚至演员窥探,影片中的人的生活被我们窥探,而我们的生活又在被谁窥探?我们该如何证明身边的一切是真实的,自己不是处在一个大型的真人秀节目之中、成为填补他人生活空白的镜中人呢?我想,每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开始怀疑自己生活的真实。
但我想说,无论我们的生活是否是一场大型真人秀,人人皆是楚门。
楚门的生活是按导演的规划严丝合缝地进行的,父亲遭遇海难,发小陪伴长大,妻子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与之婚配,这样平稳又按部就班的生活,我们是多么熟悉啊。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谈恋爱,结婚生子,再教导下一代好好学习,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我们活在一个被别人安排好然后又去安排别人的怪圈里,放弃了许许多多可能打破这份“幸福生活”的一切,而极少数放弃这条康庄大道的人,却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异类”与叛逆。
我们总是循规蹈矩地活着,有人像美露和马龙,在被设定好的生活中得以自洽,安于平稳;有人更像楚门,尝试摆脱怪圈,寻求自己的天地,死磕到底;更多的人则是居于二者之间,不想服从于固定的安排,小小地反抗,却在生活的打击中磨平了棱角,畏惧风雨,不敢走出父母长辈为自己画好的这个“舒适区”,于是心有不甘却选择臣服。我们无法评判谁对谁错,一切皆是各人选择,个中酸楚只有自己清楚。但我还是想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伟大的事物通常始于渺小”,人人皆是楚门,被束缚在父母长辈以爱为名安排好的一生之中,却也很少有人是楚门,敢于真正冲破一切束缚,敢于揭开社会假象,不安于既定的轨道,渴望找寻自己的真实人生。
世间的人有千千万万种,人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人生选择,我们不必苛责任何人的选择,也不必每个人都活成楚门那般人人羡艳的样子,从来没有孰对孰错,只要符合自己的期望,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便是一种社会价值的实现。
楚门的逃离是为了寻求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找寻自我的真实价值;选择安逸稳定的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幸福,从而进一步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即便性格大相径庭,选择的道路也截然不同,但我们都是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探索人生不一样的可能性。因此,人人皆非楚门,人人皆是楚门。
总结
影片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楚门的坚定选择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与力量,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被预设,人生是自己的,即便是走循规蹈矩的康庄大道,那也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与选择,希望每个人都有像楚门一般选择自己生活的勇气,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虚假与挑战,温柔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与善意,“就去成为你想成为那个大人啊,继续兴致盎然跟世界交手啊,宇宙和生活都很大,去尽兴去灿烂年华,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回答”。即使世界本就充满虚假和谎言,但人是群居动物,我们要能够看到社会中的希望与光亮,努力地与真实的世界相拥,寻找属于我们的“EXIT”和“ENTRY”。
最后,请允许我用楚门的那句经典台词作为结尾,送给每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你,无论是否能再次相见,祝各位早安、午安、晚安!
《楚门的世界》
“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and good night!”
(本文为北京大学通选课《光影中的百年中国》2023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3年优秀影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