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贵阳花溪:“四前”警务模式,为秀美风景添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贵阳花溪:“四前”警务模式,为秀美风景添彩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3A074PR00


“你好,请问花溪十字街路边音乐会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你沿着花溪大桥一直往前走,走到桥头看到有围栏的区域就是了。”
“好的,谢谢!”
2024 年5 月1 日,到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观看路边音乐会的游客张女士,在地铁口向正在巡逻的民警问路。
近年来,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立足花溪区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战略定位,深化旅游警务改革, 积极探索预防前置、力量前倾、关口前移、服务前移的“四前”旅游警务模式,通过警务前移、主动预防,有效破除旅游景区景点接处警效率低下、游客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全力打造“隐患少、警情少、服务优、游客满意”的花溪旅游警务新品牌, 护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秀美花溪的无限潜力,吸引更多游客畅游花溪、乐享花溪。

预防前置,延伸旅游警务触角



在花溪十字街路边音乐会现场,民警坚守岗位
“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随着路边音乐会在新媒体的火爆出圈,“爱乐之城”已然成为贵阳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为贵阳带来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潜能。
如何健全安保措施、完善配套服务,让更多远道而来的客人驻足游玩,把人员“流量”变为产业“留量”,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针对热门景区景点客流量大、秩序维持难度大的现状,花溪分局构建以属地派出所为核心,旅游警察大队、中队警力为支撑的“警务工作圈”,优化定点值守和巡线方案,在执勤点位图上实名制标注警力部署,形成防控“一张图”、执勤“一览表”, 通过景区景点“人、线、地”模块化支撑(“人”模块:建立“人才库”、遴选“点位长”、培养“组织架构”;“线”模块:标定线路、分层启动、固定点位;“地” 模块:执勤现场点位3D 图示),实现旅游警务“个性化”定制。
2024 年以来,花溪分局投入警力5000 余人次、车辆2200 余台次,圆满完成“2024 年跨年迎新烟花秀主题活动”“路边演唱会”“跨年音乐会”等活动安保,确保旅游景区景点秩序井然。
花溪分局通过整合巡警、民警、义警力量,壮大涉旅乡镇(街道)警务团队。在重点景区组建“民兵+ 景区保安+ 村委会”古镇巡逻队,常态化开展突出隐患排查整治、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建立“警务往前靠、风险精准防、平安联手创”基层治理警务模式,为游客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2024 年以来,共化解涉旅矛盾纠纷40 余起,让游客吃得放心、购得称心、玩得舒心,警民携手齐心呵护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品牌声誉,把工作做到游客身边, 营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环境。
同时,花溪分局还充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将社区民警融入“党小组+ 网格员+ 联户长”体系,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在青岩、黔陶、高坡等乡村旅游相对集中区域,联合交警、乡镇干部、护林员等设立“治安服务岗”,采取“车巡+ 步巡+ 定岗”方式,强化景区景点巡防。2024 年以来,共清理道路无证商贩12 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0 余起, 暂扣无牌无证摩托车16 辆。

力量前倾,创新旅游警务机制


在花溪公园,民警向往来群众发放反诈宣传资料
“群众看见我们,就会有安全感。”“五一” 假期,在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执勤的花溪分局松山治安派出所副所长赵普林介绍说,“我们建立起全方位、全时空的巡逻防控体系,无论是阴雨绵绵,还是骄阳似火,保证让群众看见一抹‘藏蓝’在身边穿梭。”
花溪公安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突破点, 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建设,推动“警+ 医、警+ 校、警+ 企、警+ 银、警+ 电、警+ 媒、警+ 民”耦合联动,共建风险防控联盟和治安联防机制,全量整合数据信息,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行业部门数据接入风险联防中心,为决策、指挥、行动提供支撑。
针对假期景区及周边道路出行客流、车流高峰, 采取景区派出所+ 公安巡警、交通警察、义警队的“1+3”模式,开展流动巡逻执勤。同时,加强国省干道以及乡村道路源头管控,确保行车安全有序。2024 年以来,抽调警种部门2000 余人次参与孔学堂、十字街、青岩古镇、天河潭、夜郎谷等重点景区开展巡控值守、秩序维护工作,有效确保景区秩序井然。
“警察同志,我租的自行车找不到了, 我确定是停在这个地方的,您能不能帮我找一找?”
“确定是在这个位置吗?好的,您先在这儿休息一下,我们马上帮您寻找。”“五一” 假期的第一天,花溪分局溪北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子的报警,她租的自行车被人骑走了。溪北派出所副所长胡坤来到现场后发现,就在道路的另一头, 有一个监控探头正对着这个方向。他当即联系值班民警左涛调取附近监控进行查找,并顺利联系上了骑走该女子自行车的游客。原来,该游客也在附近租赁了一辆一模一样的自行车,路过时以为是自己的车,才误将那名女子的自行车骑走。接到民警的电话后,该游客立即将自行车送到了溪北派出所。

关口前移,拓展旅游警务空间

科技让平安近在咫尺,智慧让警力就在身边。花溪公安主动适应、以变应变、寻求突破,推进“平安黔哨”项目建设,丰富乡村治理和平安城市建设的安防手段,同时推动沿街商铺、人员密集区域、公共复杂场所开展监控外延建设,做到与群众“隔空对话”,公共视频高效应用。
同时,花溪公安积极探索“视频巡查+ 无人机巡查”新模式,将相关警用资源“上图”,适时发现景区景点及周边交通、人群流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判和疏导。2024 年以来,累计出动警用无人机飞行作业50 余小时。
针对旅游景区扒窃案件多发、高发且取证难、破案难等问题,花溪公安实施“智慧警务”赋能公安工作现代化,推动警务数据“跑”起来。其间,锚定科技兴警战略,聚“数”成塔、乘“智”而上、高位谋划,推动公安内外数据汇聚整合,全面梳理景区及周边视频监控,联网整合中小学、幼儿园、旅游景区、医院、酒店、KTV、寄递等各类行业视频监控,制定专项视频巡查预案,设置专业岗位,配置专业人员,实行全天候盯防,确保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夯实自动化、立体化、智能化前端感知能力建设,强化信息数据研判分析结果的融汇、聚合和精准投送,最大限度反哺基层、赋能实战。
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花溪公安建立了扒窃前科人员“黑名单”制度,根据多途径采集的信息,实行24 小时全天候分析研判、比对碰撞、预警跟踪、上门盘查等举措,有效降低扒窃案件发案率。2024 年以来,扒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0%。

服务前移,提升旅游警务效能


在青岩古镇,民警向问路的游客指路
“广大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青岩古镇游玩, 请大家不要拥挤,注意脚下台阶,照顾好随行的老人和小孩。”在5A 级景区青岩古镇,花溪分局的民辅警们来回穿梭其中,不断提醒游玩的群众注意安全, 真正做到用脚步换来游客平安、用汗水换来游客满意、用热心换来游客口碑,成为守护安全稳定的基石、促进警民和谐的窗口、展现公安形象的名片。
为护航全市旅游经济发展,花溪分局立足公安职能优势,结合花溪区旅游特点,创新警务模式, 推动警力前置,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在重点景区设置武装反恐点7 个、便民报警服务点45 个,随时为游客提供咨询解答、旅程指引、暖心救助等服务, 做到“警务跟着游客走”,打造最贴心的服务警队。同时,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充当起游客的“临时导游”和“活路标”,通过设立110 报警牌、张贴民警联系牌、发放警民联系卡、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向游客提供报警、投诉、咨询等服务,结合节假日、黄金周、民俗文化节等游客激增规律,科学调整执勤时间,积极热情服务群众。2024 年以来,接处咨询救助服务类警情6917 起,同比上升48.5%,找回失联人员257 人,为群众找回丢失手机及随身物品416 件,获得游客广泛好评。
此外,花溪公安还通过加强各警种与旅游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城管、旅游法庭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涉旅纠纷快速调处、涉旅案件快查快处机制,及时快速受理、解决游客纠纷、投诉和举报。同时,将景区导游、保安员、售票员等纳入群防力量, 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截至目前,共成立“红袖标” 队伍5 支100 余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70 余起,化解率达100%。
在全力保障广大游客安全出游的同时,花溪公安民辅警时刻谨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便民服务点配齐接处警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设备及医药箱等医用物资,做到人员、车辆、器材“三到位”, 热心帮助解决每一位群众的需求。这样一个个暖心的举动,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为确保能够及时、规范、有效处置救助警情, 花溪公安分局通过视频及现场模拟体验等方式组织民警开展救援知识及器材操作技巧培训,提升综合救援水平。2024 以来,共接处救助警情1602 起,救助轻生人员32 名,救助成功率达10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