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是正当防卫
什么程度是正当防卫
一、什么程度是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定义实指对那些正在实施非法侵扰行为的个体作出的阻止其进一步侵犯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如果符合如下多种条件,便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首先,必须有真正的不法侵害行为存在并处于持续进行状态之中;其次,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财产和人身权益不受侵害;再者,防卫手段在总体上不得超越必要限制范围,但同时应当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力度以及所带来的危害程度,以及防卫措施的时机、方法、力度和所产生的破坏结果等等。举例来说,在面对一般的暴力侵害时,适度地反击行为或许能够被视为正当防卫,但是如果这种反击导致了对方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那么就有可能超出了必要限制的范畴。总的来说,对于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判定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所有细节,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和分析。
二、怎样判定正当防卫超出了合理限度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判定是否超出合理限度,需综合多方面考量。
首先,要看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上是否基本相适应。例如,面对徒手的轻微殴打,却使用刀具造成对方重伤,手段和强度上差距过大,很可能超出限度。
其次,要考虑防卫的紧迫性。如果不法侵害并非十分紧迫,防卫人有多种更缓和方式制止侵害,却选择极端手段,可能属过当。
再者,看造成的损害后果。重大损害一般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若只是造成轻微伤害,通常不会认定过当。但如果面对较轻的不法侵害,却导致对方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可能超出合理限度。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全面判断。
三、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该如何界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则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界定二者关键在于“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判断需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手段、强度、危害程度,以及防卫行为的手段、强度、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若防卫行为是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且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过于悬殊,就属于正当防卫;反之,若明显超出制止不法侵害的必要范围,造成重伤、死亡等重大损害,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当探讨什么程度是正当防卫时,我们还需关注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些要点。比如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必要限度”和“重大损害”具体该如何界定,在实际情形中存在诸多复杂情况。另外,面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可怎样判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也容易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