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湖北学者:楚国800年,曾有4次大迁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湖北学者:楚国800年,曾有4次大迁徙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tdsb.net/c1664_202411/2309817.html

楚国在800年历史中曾发生过四次较大的迁徙,这一重要发现来自湖北学者尹弘兵在《考古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通过研究清华简《楚居》,尹弘兵提出楚国在熊渠、楚武王、楚简王、楚肃王时期曾发生过四次较大的迁徙,这一发现为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尹弘兵在《考古学报》(季刊)2024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清华简〈楚居〉与楚国的居地及迁徙》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

《楚居》:揭秘楚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楚居》是其中一篇与楚国历史密切相关的文献。《楚居》详细记录了楚国起源、楚国世系及历代楚君居地,从传说时代的楚先祖季连开始,下至战国时期的楚肃王,为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然而,《楚居》研究的难点在于其所记地名大多不见于文献,难以将其与传世文献互证,无法用传统路径来一一考订各代楚君居地。为克服这一困难,尹弘兵从《楚居》文本的内在规律性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楚国历史地理的新发现

尹弘兵发现,《楚居》所载历代楚君居地可按时代划分为地名组,而前组地名一般不出现于后组地名之中。这一规律可能暗含某种历史真相:即一批新地名的出现和旧地名的消失,或许意味着楚国的活动地域发生了较大变化,即楚君的居地或楚都所在发生了迁移。

通过系统考察《楚居》地名体系,尹弘兵将楚国时期划分为五个时间段: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早期至战国初、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这五个时间段对应夷屯、发渐、疆郢、蓝郢、鄩郢五个地名组,分别对应丹淅地区、汉水中游地区、蛮河流域东周聚落群、季家湖聚落群、纪南城聚落群。

据此,尹弘兵提出,楚国在东迁以前,曾有过五个不同的居地或活动地区,这也意味着东迁以前,楚国在熊渠、楚武王、楚简王、楚肃王时曾发生过四次较大的迁徙。

这一研究不仅为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楚国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整合《楚居》文本、楚国历史与楚文化考古成果,尝试突破现有研究困局,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文原文来自ctdsb.net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