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行医笔记:揭秘脂溢性皮炎,不仅仅是马拉色菌的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行医笔记:揭秘脂溢性皮炎,不仅仅是马拉色菌的问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iniseo.com/ys/809.html

脂溢性皮炎可不是小毛病!一般人群中约 3%的人会患病,在特定患者群体里发病率更高,我们下面就详细了解下它。

发病机制待明确

马拉色菌在脂溢性皮炎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不是唯一因素。像夏季马拉色菌生长旺盛,可皮损反而减轻,且皮损中也没发现致病性菌丝。内源性因素比如皮脂质和量的变化,以及皮肤屏障有缺陷,给马拉色菌过度定植创造了好条件。

宿主免疫失衡影响大

宿主免疫失衡会促进脂溢性皮炎发病。有些类型免疫细胞被抑制后,会让其他免疫细胞更活跃。像艾滋病、丙型肝炎等患者,这类免疫功能异常人群的脂溢性皮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比正常人更高。

菌群失调成帮凶

除了马拉色菌,研究还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加,以及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属比例失衡。这说明多种细菌间的关系变化对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也有影响,菌群的平衡稳定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神经内分泌活性异常有关联

大量观察发现,高泌乳素血症、帕金森病等患者中脂溢性皮炎发病率升高。可见神经内分泌活性异常和脂溢性皮炎有联系,身体激素、神经调节等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这种皮肤病。

临床病理变化多

婴儿期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上油腻的黄色结痂,即“摇篮帽”。成年患者症状差异大,从皮脂溢出部位轻度红斑、细碎脱屑,到浸润性斑块伴黄色结痂等都有,严重的免疫抑制患者还会有广泛性损害,甚至剥脱性红皮病。有时还会出现脂溢性银屑病的情况。

治疗控制需长期

脂溢性皮炎自然病程是慢性和复发性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因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等因素重要,所以常用外用抗真菌剂和抗炎药。不过想完全根治很难,患者可能要长期和它“斗争”。总之,脂溢性皮炎病因复杂,影响大。日常我们要留意皮肤状态。

本文原文来自ainiseo.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