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流感嗜血杆菌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可引起肺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本文通过一个5岁儿童的病例,详细介绍了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类、致病性、传播途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特别是强调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5岁的凡凡因“发热伴咳嗽4天”至国际部门诊就诊,体温39-39.5摄氏度,咳嗽剧烈,予退热处理后热可退,但此后又上升。门诊接诊医生完善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胸片:肺炎,进一步完善病原学检测提示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分为有荚膜的可分型和无荚膜的不定型两类,可分型有a、b、c、d、e 和f 6种荚膜型,分别缩写为Hia、Hib等。随着Hib疫苗的广泛接种,Hib感染已少见,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成为HI疾病最常见的病原。
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呼吸道和生殖道标本经常分离到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当个体免疫力下降,细菌会侵入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引起感染,可以影响许多器官系统,引发的非侵袭性HI疾病有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侵袭性HI疾病有败血症、脑膜炎等。它也是青春前期女童外阴阴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Hib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健康携带者和病人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可通过携带者或病人的粘液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尤其是健康携带者,虽然自身没有症状,其打喷嚏或咳嗽时的飞沫可致没有免疫力的人感染。
症状及诊断
儿童HI感染以5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婴儿多见,感染Hib可致发热、寒战、乏力,其它症状取决于感染的部位:
- 脑膜炎: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精神软;婴儿可能表现为异常哭闹、不吃或反应差。
- 肺炎:咳嗽、胸痛、喘息或呼吸困难。
- 会厌炎:咽喉疼痛、流涎、吞咽困难、发音含糊、呼吸困难。
- 蜂窝织炎:皮肤红肿疼痛。
- 关节炎:关节部位疼痛、红肿。
- 中耳炎:耳痛、听力减退。
- 鼻窦炎:鼻塞、流涕、头痛、嗅觉障碍、听力下降。
- 结膜炎:结膜充血及脓性分泌物。
Hib感染并发症或后遗症:会厌炎可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脑膜炎可致听力受损、脑积水、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败血症、蜂窝织炎如未经及时治疗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如果孩子没有接种过Hib疫苗而表现出上述症状,或者孩子出现发热,同时可能接触过Hib感染者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其它严重症状应立刻去医院急诊就诊。
感染者尽量不要接触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
诊断Hib感染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血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的检验。细菌培养是诊断HI感染的金标准,还可通过检测HI核酸提高诊断率。
治疗
- 抗生素治疗;不同地区可结合当地HI体外药敏特点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一般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不同感染部位、疾病轻重治疗疗程也有所不同;
- 针对不同感染部位和并发症的相应治疗;
- 充分休息;
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在我国,Hib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家长可根据自费自愿原则选择为孩子接种。自2月龄起可以接种,起种年龄不同,接种程序也略有不同。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