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虽只有五味药,疏肝化痰之效,却胜似千军万马
越鞠丸:虽只有五味药,疏肝化痰之效,却胜似千军万马
很多人知道逍遥丸和二陈汤这两个名方,前者用于舒缓肝脏、缓解抑郁情绪,后者用于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化。不过,在解决身体里的“结节”问题时,最关键的一步是活血化瘀,就像是要先把一团硬结打散开来一样。而疏肝和化痰,往往是在这之后,作为进一步调理的步骤。
恰好有一个中成药,既能够疏肝化痰,还能活血化瘀,这就是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前辈发明的越鞠丸。主要成分有香附、川芎、苍术、栀子和神曲。
《提倡养阴的朱丹溪》(中国科技出版社1988版)一书,载:“丹溪从实践中总结出'郁证’有'六郁’之称,即气、湿、痰、血、热、血、食六郁,六者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因为病,但都以气郁为主,影响其它。久郁多能化火,所以治郁必须调气,郁久化热治必清火。”
直译过来就是越鞠丸是用来治疗气、血、痰、火、湿、食引起的郁积。比如,情绪不好,肝气郁结就是气郁;时间长了,肝气影响到脾胃,就变成痰郁;再久点,血液不通,就成了血郁;脾胃虚弱,吃的东西消化不了,就成了食郁;最后,这五种郁证都化热,就成了火郁,所以“所以治郁必须调气,郁久化热治必清火”。
这也就说明了:
1.越鞠丸证多跟情志不畅有关。情志所伤往往是第一位的,其他因素也能影响到气机,六个郁既各有所指,又彼此影响。
病位核心在脾胃,郁在中焦。肝和脾胃为主。
六郁之中气郁为先。气行则血行,气血不正常流通,就会郁而化热、化火,引起其他的各类郁证;反过来,如果其他郁证阻滞了气机,也会造成气郁。
6种郁:
气郁:指的是气机不畅或气的运行受阻,比如情绪抑郁、心情郁闷。
血郁: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临床可见局部刺痛、或肤色暗沉、唇甲青紫等。
痰郁:指体内痰湿停聚,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肢体沉重等。
湿郁:指湿邪停滞体内,影响气机运行,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疲乏、大便溏薄等。
火郁:指体内阳热之气被遏或郁而化火,情绪激动、饮食辛辣等都会引发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等症状。
食郁:也称为食停,即食物停滞于消化道中,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常见于暴饮暴食或脾胃功能虚弱者,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方中:
香附——行气解郁,针对气郁
当肝气郁结,气机运转弱化,便容易引发胸胁胀痛、心口阻塞、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易怒情绪波动、身体乏力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香附便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川芎——活血止痛,针对血郁
血郁人群的嘴唇呈现深紫色,舌头下的络脉呈现出黑色且肿胀,面部及躯干亦可能出现斑点和斑块。在这种情况下,川穹便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栀子——清热泻火,针对火郁
长期肝气郁结未经调理者,还可能引发郁结之火,出现肝火上炎的情况,如情绪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眼部红肿热痛、失眠多梦、大便干涩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栀子便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苍术——健脾燥湿,针对湿郁(痰郁)
脾运化水湿功能的降低,会导致水湿无法正常吸收,湿气粘稠而沉重,一旦未能及时消除,便会化为痰湿。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出现身体困倦乏力、精神疲乏、四肢酸痛、大便粘稠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苍术便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神曲——消食和胃,针对食郁
若肝气郁结未得到及时调理,便会导致脾胃虚弱,使我们吃下的食物难以消化,从而出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反酸呕吐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健脾和胃、促进消化。神曲便可有效调节上述状况。
综上所述,以下症状可以使用越鞠丸:
胸口闷痛、胃部胀满、打嗝反酸、嘴巴粘腻、口中有异味;
心情低落、睡不着觉、容易烦躁、容易头疼;
尿色偏黄、大便粘马桶、月经不规律;
我有一个乳腺结节患者,时常胸闷胀痛,两侧肋骨胀痛,整天忧心忡忡,杞人忧天。白天呢,食欲不佳,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晚上失眠多梦,爱胡思乱想。
详细了解情况后,辨证为气机淤堵,痰湿阻滞所致的结节。于是用越鞠丸为基础方加减,开了一方给她。
三天后她告诉我,胸口不那么憋了,心里也没那么烦躁了;接着吃药七天,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基本上都能一觉到天亮。为了让效果更好,继续治疗,前后总共调养了不到五个月结节已消散。
注:以上为中药科普内容,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应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