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m.oh100.com/kaoshi/shuxueshiti/415665.html

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涵盖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等多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内容权威且专业,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负数

  1. 定义与表示:负数是小于0的实数,用负号“-”标记,如-3、-5.33等。正数是大于0的数,可以用正号“+”标记,但通常省略不写。

  2. 数轴表示: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0的左侧表示负数,右侧表示正数。所有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圆柱和圆锥

  1. 圆柱
  •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 体积计算:V = πr²h 或 V = Sh(S为底面积,h为高)
  • 侧面积计算:S侧 = Ch(C为底面周长)
  1. 圆锥
  •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 体积计算:V = 1/3Sh(S为底面积,h为高)
  • 表面积计算:S = πR²(n/360) + πr²

比例

  1.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3. 正比例与反比例

  • 正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同。
  •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一定,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反。

统计

  1. 统计表
  • 定义:将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 种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
  1. 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用长短不同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 折线统计图:用线段连接各点,表示数量的变化趋势。
  • 扇形统计图:用扇形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数学概念与计算技巧

  1. 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许多数学概念需要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有些数学概念还需要用图形来表示。

  2. 计算技巧

  • 进位加法:几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
  • “凑整”算法: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它们中间较大的数,按口诀进行计算。

其他知识点

  1.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 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
  • 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1. 数的改写与比较
  • 改写: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 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小数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
  1. 数的互化
  •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
  • 分数化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 小数化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 百分数化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 数的整除
  • 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 最大公约数: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
  • 最小公倍数:先求出原来的几个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1. 约分和通分
  • 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 通分: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应用题解题方法

  1. 平均数问题:算术平均数是数量之和除以数量的个数;加权平均数是将部分平均数乘以权数后求和再除以权数之和。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

  3. 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4. 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5.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

  6.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

  7. 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

  8. 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

  10. 植树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

  11.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

  12. 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13. 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大数的认识

  1. 计数单位: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 多位数的写法: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 “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 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7.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统计表与统计图

  1. 统计表
  • 定义:将搜集来的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以此来更方便直观的反映和解决问题。
  • 结构:包括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主要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 种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
  1. 统计图
  • 定义:用点、线、面、体等形式来表示所统计的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
  • 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的具体情况,设定一个合适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再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最后选用不同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或圆盘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倒数

  1. 定义:如果一个数x与其相乘的积为1的数,记为1/x,过程为“乘法逆”,除了0以外的数都存在倒数,分子和分母相倒并且两个乘积是1的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2. 求法

  • 真、假分数的倒数: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 整数的倒数:整数做分母,1做分子。
  • 小数的倒数:对于可以除尽的数的倒数,可以用1除以这个数求倒数,对于除不尽的数,转换为分数,再按照真、假分数求倒数的方法来进行。
  • 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