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ESG:创新+AI驱动,负责任供应链与可持续研发并重
消费电子ESG:创新+AI驱动,负责任供应链与可持续研发并重
AI创新加速下,消费电子终端巨头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前沿议题值得关注。巨头品牌合作门槛提升,上游供应链可持续研发与供应链服务稳定能力,是上游厂商重点聚焦的提升方向;下游或品牌本身需要聚焦用户的可持续消费关系建立,我们提炼了负责任供应链、负责任营销、产品生态质量、无形资产保护及循环经济5项实质性议题。中期看,消费电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有助于上游供应商全球展业,帮助下游品牌提升用户消费忠诚度。
消费电子ESG中期新趋势:AI创新加速下,ESG助力企业把握新机遇
AIGC时代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全面升级,终端产品服务场景有望获得新突破,用户服务交互模式升维,优质终端品牌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新AI应用对于个性化数据高度依赖,用户服务场景数据泄露风险增加,而面向大模型应用的实际探索,科技伦理标准尚未统一,国内监管+海外龙头正在加速探索。我们认为,以践行ESG理念为原则,在消费电子产业链,更加注重负责任供应链、负责任营销、产品生态质量、无形资产保护及循环经济5项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实践,将有助于上游供应商加速融入全球业务市场,助力下游品牌巨头提升消费者购买忠诚度,助力产业链优质企业基本面可持续发展。
行业ESG核心议题聚焦之一:负责任供应链引导产业链可持续研发,赋能品牌长期创新驱动
消费电子具有较长产业链与较长研发周期的特征,终端品牌处于微笑曲线的末端,我们认为相关企业承担着加强可持续研发和正面引导产业ESG发展的双重责任。由于较长的研发周期,行业优质企业可通过协同研发及资金支持助力上游,以保障产业链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另外,品牌终端集中度增加的背景下,供应链责任边界外延,头部企业已形成引导产业链的可持续治理建设体系,如RBA、统一管理产业链的ESG风险。
行业ESG核心议题聚焦之二:聚焦高质量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用户可持续消费关系
面向优化用户的消费体验,我们从三个维度提出了ESG评价方法。一方面,我们衡量企业营销获客的持续能力,关注销售与研发之间的平衡及营销战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我们关注企业在存量用户上持续获利的水平,关注可持续研发、产品生态丰富度并结合通用认证评价产品服务质量;同时,对于用户的使用粘性,即对于企业服务生态的依赖度,我们关注个性化数据的获取与服务创新,以及循环经济中用户触达情况。
ESG指标评估与投资建议:关注优质客户供应链研发能力持续加深,数据表现与披露情况提示风险
结合消费电子企业特征,我们结合主观判断+AI数据挖掘构建中信证券——消费电子行业ESG评价体系,包含2个一级议题,5个二级议题,15个三级议题,64个具体指标,并对其中12个重点指标进行回测。结果显示,近三年净现金流占营业收入比例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性、近三年速动比例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性、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之比得分、近三年营业收入与销售费用平均弹性四项指标分层效果较好,2019至2024年累计收益率分别达到11%/11%/18%/30%。
企业实践与投资启示:海外厂商积极践行供应链责任,产品+营销议题创新揭示基本面发展
海外市场,三星2022年通过“新环境战略”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品牌形象,同时引导上游供应链践行可持续治理,公司细分治理架构与完善政策赋能目标制定与指标创新;索尼聚焦科技产品正外部性在披露中突出应用与落地情况,展示未来发展机遇,同时公司在环境目标中融入营销目标,向投资人披露关键数据与未来目标。随着供应链ESG门槛提高,海外龙头关注议题与治理措施值得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效仿,投资端建议中期动态跟踪高财务实质性议题(如负责任供应链、负责任营销等)披露增加,或蕴藏基本面投资机会。
风险因素
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评价体系较为主观;ESG数据收集不全;供应链数据收集不全;治理建议较为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