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葡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揭示驯化过程中的基因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葡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揭示驯化过程中的基因变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4-7/20240725071627199.htm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周永锋课题组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 comparative genomics discovers gene gain and loss during grapevine domest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群体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揭示了葡萄在驯化过程中丢失和获得的基因,以及芳香化合物和抗病相关基因的变化。

植物驯化是始于数千年前的早期进化实验。在该过程中,早期的农民通过从野生作物群体中人工选择农作物,以获得期望的农艺性状。该过程对作物群体造成了中度或严重的瓶颈效应并显著地改变了作物群体的基因组。近年的研究表明,植物的驯化会导致有害单核苷酸位点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较大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的积累,而这些变异往往会导致驯化群体中基因的获得和丢失,通常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相关,揭示这些变化对作物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葡萄是世界上对经济贡献最大的作物之一,但由于其长读长基因组数据的相对匮乏,驯化带来的基因组变化仍未探明。


图1 | 葡萄抗病相关基因分析

该研究使用17个葡萄三代基因组测序数据,通过群体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葡萄驯化过程中获得和丢失的基因,解析了野生葡萄与栽培品种的基因差异,并发掘了栽培品种抗性基因的丢失和芳香化合物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为推进现代育种技术在葡萄中的应用以及野生葡萄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e039

本文原文来自ebiotrade.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